劉國鋒 徐文儉 呂春曉
論現代教育技術結合教學質量監控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劉國鋒 徐文儉 呂春曉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現代醫學新理論、新方法、新知識、新技術用傳統的醫學教育方法傳授給學生效果不佳。文章論述了醫學教育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方法和實施步驟。在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醫學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緊抓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生命線,從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兩個方面,探討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措施和方法。
現代教育技術;項目教學法;質量監控;教學質量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何激發醫學院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在醫學院校的教學效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由于醫學課程與工學課程在學習方法與掌握側重面上的差異,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醫學類院校開展課程,學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我們將現代教育技術和項目教學法引入醫學院校的課程中來,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以項目作為教學的中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項目教學法是指以一個完整的項目為目標,通過教師的指導幫助,由學生自己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及項目的實施等全過程,最終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給出評價的教學活動。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明確以項目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醫學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傳授傳統的醫學理論、醫學原理,更需要了解現代醫學的發展,了解有關醫學的最新動態。傳統醫學的教學模式遠遠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嚴重影響醫學教育的效果。而現代教育技術以其獨有的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點滿足了這一需要[2]。傳統的醫學教育手段較單一,趣味性、直觀性不強。難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以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傳統的醫學教育手段不能直接展示醫學教育中的形態學、機能學內容。加之患者對醫療服務需求的逐步提高,患者的維權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逐步增強,在傳統醫學教育中常采用的病例示范教學難以開展,個別醫學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被迫采用“患者模特”的方式來滿足教學需求。這就要求醫學院校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開展醫學教育。
目前,教育技術在我國正處于觀念更新、優化重組、理論和技術不斷完善、尋求新的發展的階段;其職能在擴展,技術品種在增加,電視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高清晰度顯示技術等組成了教育技術這個新的大家族。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將對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將為我們在醫學教學上創造一個在功能上、空間上、時間上進行信息交互的嶄新環境,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教學的內容及手段上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用生動的實例代替傳統教學法中枯燥又難以理解的名詞解釋和定義,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含義,而且對接下來的學習也有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愿望。
圍繞當前學習的知識點,選擇適當的例子,把課程內容融入到項目的示范中。通過這個環節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要點,同時也對下一步獨立完成項目起到示范的作用。
確定項目時,要遵守項目設計的原則。學生通過調研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與課程主題內容相符的項目。
給學生分組,確立項目開發小組。根據這節課的難易程度,每組4人為宜。每個小組確立后推選1名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的職責是組織本小組成員確定項目的設計、具體的實施以及小組成員分工等內容,協調各環節的順利進行,并做最終總結匯報的工作。小組采用協作工作的方式,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各盡其責,有負責整體規劃的,有負責收集資料的,有負責數據處理的,等等。每個小組都按計劃進度有條不紊地實施項目。
總結和評價過程分3步進行。首先是各項目小組的自我總結和評價。由各小組負責人對本項目小組的項目完成情況,包括項目題目、使用的方法和技巧、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最終的成果展示、項目的不足之處和項目展望等各方面作最后的陳述和總結,還要代表本項目小組各成員宣布本小組的自評結果。其次是教師對學生項目完成情況的總結、點評和評價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兼顧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對成績和亮點給予肯定,盡量做到既全面又有重點。最后是學生間的互評,包括評分和評分理由兩個部分。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醫學教研室基本職責、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3]。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成立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專家組,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組成,根據每學期的課程安排,履行對主講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階段性指導和隨機評估,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綜合素質和教案講稿進行評議,結合學生評議、同行評估以及自評,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匯總后及時將評估專家和評估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到教研室以及教師本人,客觀而真實地評價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引導和促進教師自覺地進行教學改革,促進總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1]冷淑君.關于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江西教育科研,2007,(7):119-120.
[2]王蕾.課堂演示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育信息化,2003(3):55-56.
[3]陳麗仙,盧傳堅.加強臨床教研室規范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西北醫學教育,2008(4):80-81.
462300 漯河醫專二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