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美玲 宋昱 林群凡 鄧爽 胡少青 伍義行
石蠟切片是組織病理學制片技術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和科研教學中。石蠟切片制作涉及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系列步驟,影響因素眾多,且不同組織類型具有不同的特點,每個操作環節的失誤都將影響切片的最終質量[1]。肝組織具有細胞成分較多、細胞間隙較大、纖維結締組織較少、質地較脆等特點,肝組織蠟塊在切片時易碎裂,染色后常呈脫水和透明過度的表現(如出現大量裂紋等),從而影響肝組織原始形態結構的觀察和結果的判斷。而實驗動物肝組織石蠟切片在肝病研究、抗肝炎藥物藥效評價、新藥毒理學評價和組織病理教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重點對常見實驗動物(大、小鼠)肝組織石蠟切片制作的特點和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取材組織面積一般為1.5 cm×1.5 cm,厚度不超過0.3 cm,組織太大或過厚時均可降低脫水效果。取大小鼠肝組織時,應先進行放血處理,再解剖取肝組織,以防止肝組織內積血,影響切片效果。因肝組織屬于脆弱器官,應小心使用鑷子的彎月面移動或夾取器官,防止鑷子尖端損傷肝組織造成人為破壞。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組織內細胞原有的結構和形態。石蠟切片常用固定液有甲醛、乙醇、醋酸、AF液(乙醇+甲醛液)、AAF液(醋酸+乙醇+甲醛液)等,需根據實驗材料的性質及制片目的不同,選用適宜的固定液[2]。肝組織切片制作常選擇福爾馬林作為固定液,因其對肝組織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可有效抑制溶酶體酶對肝組織的自溶和細菌的繁殖,保護正常的形態結構。切取標本后應盡快將標本置于盛有足夠固定液的容器內固定,以確保細胞形態上的原始性,防止組織死后自溶而產生變化[3]。固定液應以新配為好,選用福爾馬林固定肝組織時間應不少于4 h,不大于48 h。此外,也可采用微波處理法固定組織[4]。
脫水的目的是采用脫水劑將組織內的水份置換出來,以利于有機溶劑的滲入。常用脫水劑是酒精,而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及二氧六環等也可做脫水劑。動物肝組織常選用乙醇作為脫水劑,其優點是比較溫和,對組織傷害比較小。肝組織也可選用正丁醇脫水,其優點是可省去二甲苯透明直接浸蠟而縮短制作時間,且不會引起組織塊過度收縮,但易出現脫水不足的現象[5]。另外將正丁醇與乙醇按比例混合后作脫水劑效果也較好。脫水劑使用一段時間后,試劑揮發或者混雜其它雜質會引起濃度降低,均影響組織脫水效果[6]。因此,脫水劑要定期更換,更換時最好用比重計測量各級酒精的濃度[7]。此外,還應注意:①脫水應逐步進行,順序顛倒會極大影響脫水效果;②在無水乙醇中不得放置時間過長,否則會引起組織塊過度硬化,導致切片時組織破碎;③更換脫水劑時,浸泡時間需減去吸水過程中所耽誤的時間,以免脫水不足;④脫水必須在有蓋的玻璃瓶中進行,防止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酒精揮發,保證脫水徹底。
透明劑可替換出組織內的乙醇,使石蠟順利地滲入組織中,增強組織的折光系數從而出現透明狀態。常用的透明劑有二甲苯、苯、氯仿、正丁醇、香柏油等。動物肝組織常選用二甲苯作透明劑,因二甲苯對神經的麻醉作用及粘膜的刺激性,使用時應盡量在通風櫥內進行,也可用硬脂酸石蠟混合液代替二甲苯透明[8]。由于二甲苯對組織的收縮性強,作用迅速,故組織在二甲苯中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組織容易變脆變硬。透明劑的浸漬時間要根據組織材料塊大小及性質而定。如果透明時間過短,則透明不徹底,石蠟難于浸入組織;透明時間過長,則組織硬化變脆,不易切出完整切片。動物肝組織若選用二甲苯為透明劑,可分為三階段(二甲苯Ⅰ20 min,二甲苯Ⅱ10 min,二甲苯Ⅲ10 min)進行。二甲苯應定期更換,以免揮發或吸濕造成濃度改變,影響透明的程度。此外,如果透明時組織周圍出現白色霧狀,說明材料中的水份未被脫凈,應退回重新脫水后再透明。
包埋是標本經脫水后浸入包埋劑,并使之滲透進入標本本體的過程。石蠟是常用的包埋劑,包埋用石蠟應與浸蠟用石蠟熔點一致,并且與樣品硬度相近。透蠟溫度要恒定,模具、樣品和石蠟之間溫差要一致,以保障石蠟充分包圍并支撐樣品。為了防止組織未包埋完就已凝固,故包埋溫度要略高,但溫度過高會導致組織收縮變硬變脆,不利于切片[9]。此外,新購臘塊可經多次反復加熱,使其包含的氣體蒸發。在包埋之前可用高溫將石蠟融化,再降低至需要的溫度,溫度一般比石蠟熔點高5℃ ~6℃即可。動物肝組織包埋溫度為62℃時效果較好。包埋操作要迅速,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石蠟透入過程,以免引起組織變硬、變脆、收縮等[10]。浸蠟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組織塊脆硬,切片如豆腐渣樣。包埋后石蠟的迅速冷卻,可防止包埋塊中產生結晶以致切片碎裂等現象發生[11]。
標本經石蠟包埋后切成4~5 μm厚的薄片,再經脫蠟后進行染色。蘇木素-伊紅染色法是石蠟切片常用的染色法之一,伊紅作為對比染色劑不應染得太紅,以免細胞核與細胞質難以區分,故染色時間不能太長;但也不能染得太淡,否則細胞質著色不完全,細胞質和細胞核紅藍對比不明顯,故染色時間也不能太短[12]。此外,染色還需注意:①加溫染色時溫度不應太高,過高則會使物理染色性增強,肝組織選擇50℃、染色5 min效果較好;②染色試劑應及時更換,避免有效成分減少;③分化時操作應在鏡下控制核的染色,防止分化液不起作用;④染色過程中所用乙醇、二甲苯等試劑常有染色劑混入影響染色效果,應定期更換避免染色劑的污染。染色結束進行封片,封片時中性樹膠滴加要適量,太少或過稀時均易出現空泡。封片后即可保存或在顯微鏡下觀察。綜上所述,組織切片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結果的判斷,而制作高質量的切片需要長期的摸索和改進。由于肝組織固有的特點,肝組織蠟塊在切片時較脆易碎,染色后鏡下結構常呈現斷裂現象,影響了肝組織原始結構的觀察。因此,不斷地分析總結肝組織石蠟切片制作的特點,探索肝組織制片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肝組織切片制作水平,對教學科研和臨床診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王曉鴻,曹婉維.制作優質HE病理組織切片的要素.中國實用醫藥,2011,6(6):135-136.
[2]郭志杰.病理制片中固定液的選擇.中國醫藥導報,2009,6(6):146,149.
[3]王伯沄,李玉松.病理學技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5.
[4]孔斌,崔岫.石蠟切片微波制作法優化條件的研究.寧夏醫學院學報,2007,29(6):673-674.
[5]田瓏,張衛光.正丁醇脫水制作肝組織石蠟切片.解剖科學進展,2004,10(2):190.
[6]黃婉,王曉鴻,鄭燕璇.全密封式組織處理機常規使用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中國實用醫藥,2011,6(2):273-274.
[7]林曉蕓.病理組織切片制作不佳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對策.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3,37(S1):104-105.
[8]陳益萍,文藝峰.硬脂酸應用于快速石蠟切片中的臨床研究.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5):578,586.
[9]呂俊耀,于曉軍,劉卯陽.常規組織切片染色制作中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法醫學雜志,2008,24(1):51-53.
[10]王華,周孝瓊.病理組織切片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5):38-40.
[11]何書海,陳宏智,焦鳳超.動物病理組織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動物醫學進展,2011,32(11):130-132.
[12]李慧玲,張文蓮,趙英芳.改善HE染色技術提高病理石蠟切片制作質量的體會.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27(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