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巧玲 許妍
近年來護理模式的不斷更新與發展,護士工作壓力不斷增大。新上崗護士臨床護理經驗技能欠缺,工作及心理壓力較大,需要護理管理者給予人性化的素質管理。柔性管理是以開發人的心里資源作為管理的重點[1]。它的核心是依據共同價值觀和文化精神氛圍進行人格化管理,采用非強制的方式,實現人的價值為管理目標。作為全新模式,柔性管理在醫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多。我科嘗試將柔性管理應用于新護士中,顯示出了傳統管理所不具有優勢。
①理論與實踐脫節。新護士臨床經驗不足,臨床工作與書本理論存在一定差距,新護士在工作中,經常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②綜合能力弱,自信心不足。包括業務能力和溝通能力,各科室都有其專業性,新護士掌握專科技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置身于醫、護、患龐大而復雜的社會關系網中,缺乏良好的應對方式及理性分析問題能力,出現人際溝通障礙,這些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內容讓他們既困惑又迷茫,導致自信心缺失。③缺乏責任心,法律意識淡薄。新護士做事大膽,行動迅速,但不計后果,對于錯誤表現出無所謂,對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及其所應負的責任毫無認識。④缺乏主動性,團結協作差。新護士大多為獨生子女,依賴思想嚴重、缺乏奉獻精神,工作中重技能輕護理。⑤各方面的壓力導致消極情緒。包括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人際關系的改變、對特殊科室、技術的陌生感等。新護士面對這些壓力、沖突,無法排解從而產生消極情緒。
①運用賞識教育,樹立自信心。每位新護士都希望護士長在工作中能發現她們的優點,得到欣賞。護士長應了解每位護士的特點,善于把握他們的心理需求,善于發現其優點及時給與肯定,使新護士感到自己有能力的逐步樹立起自信心。②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新護士理論知識出現記憶淡忘,護士長利用晨會提問加深新護士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于理論與臨床工作存在的差距要給與合理的解釋,指導新護士重視臨床工作的實效性,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指導新護士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實行導師制輔導小組,以高年資護士幫帶低年資護士,每項操作要讓其反復練習,對于存在問題詳細講解。在每次對患者操作前,護士長要親自讓其復述程序以及注意的要點,使新護士每一次對患者的操作都能熟練地完成,這樣能樹立新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更能激發她們學習與工作的熱情。③發揮管理者積極引導作用。科室創造樂觀向上和諧文明的氛圍,加強團結協作,鼓勵新護士主動請教工作中的問題,定期召開護理經驗交流會,肯定新護士的成績。組織患者與新護士之間的交流會,讓護士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發現自身不足,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同時聽取患者的心聲,讓新護士意識到疾病給患者心身造成的痛苦以及對醫護工作的期望,增強其責任心,鍛煉新護士的溝通能力,讓新護士感到自己處于一種被尊重、重視、信任的地位,激發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④理性的對待新護士工作中的失誤。新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出現缺陷時,不能單一的追究責任,要用系統的觀點,從制度、流程等方面查找原因,指導當事人加以改進,體現管理的科學性。⑤運用激勵機制。對人的培養教育及其積極性的調動,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激勵方式調節來完成的[2]。在護理工作中,對新護士多表揚,少批評,貫徹激勵重于控制的理念[3]。⑥營造溫馨的關愛環境護士長以誠相待,充分尊重新護士,不用命令式口吻,不隨意指使新護士做跑腿工作。經常與新護士交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壓力,盡力為新護士解決實際困難,包括衣、食、住、行等,解除后顧之憂,使新護士盡快成長。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日益成為決定醫院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資源,護士長作為醫院最基層的管理者,必須以科學的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柔性管理可以使新護士,更快更好的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并獲得患者的認可,保證臨床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劉燕玲,焦偉華,羅慧鳳.柔性管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64-65.
[2]唐安順,王愛蓮.人性化管理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6):106-107.
[3]胡德英.現代管理的柔性化趨勢對護理管理工作的啟示.醫學與社會,2009,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