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日趨延長,老年人數在迅速增多。社區中有些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或雖然有慢性病但無明顯的殘障,對這些老人,社區護士的工作重點是指導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強其自我照顧能力,維持健康狀態。社區護士應從以下幾方面給與社區老年人保健指導和護理。
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應安靜,空氣清新,生活便利。房間應朝陽、天然采光、自然通風、避免潮濕。室內溫度以18-22℃,濕度為50% ~60%為宜。地面應無障礙物,尤其不要放置小塊的地毯等,避免老年人跌倒。還要注意地面不要有水漬,不要打蠟等,避免老年人滑倒。室內物品宜少而夠用,避免突出的家具擋道。衛生間最好安有有扶手。
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對于老年人維護健康及至關重要。營養不合理可引起多種疾病。所以從飲食中獲得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數量充足、比例恰當,與身體需要保持平衡。所以老年人的飲食。
2.1 糖類 老年人的主食以谷類為主,但由于老年人對糖的耐受能力減退,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減弱,所以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調整攝入量。
2.2 蛋白質 應以奶類、魚類、瘦肉、大豆及其制品為主,屬于優質蛋白質。
2.3 脂肪 應選擇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避免豬油、肥肉等動物性脂肪。
2.4 無機鹽和礦物質 老年人鈣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容易患骨質疏松癥等疾病,應加強食物中鈣的供應。對老年人來水,鈣的最好食物來源是奶類,蝦、蟹,蛋類、綠葉菜和豆類。另外鹽的攝入量應每天6克以內,吃太咸的食物,容易導致或加重高血壓和心臟病以及腎炎等疾病。
2.5 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它的種類很多。蔬菜和水果可增加維生素的攝入,且對于老年人有較好的通便功能。食物在制作過程中會造成維生素的損失,因此,要特別注意補充。
2.6 膳食纖維 主要存在于谷、薯、豆、蔬果類等食物中。具有協助通便、促進膽固醇代謝、防止心血管病、降低餐后血糖和防止熱能攝人過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每日攝入一定量的粗糧、新鮮蔬菜及水果,不僅有利于消化和腸蠕動,避免便秘,而且可彈預防結腸癌和降低血膽固醇。
2.7 水 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約占體重的50% ~60%,缺水可引起口渴、皮膚干燥、尿少、大便干燥、血液粘稠、消化液分泌減少等,嚴重時還可發生電解質失衡、脫水、循環障礙等。因此,老年人每日飲水量一般以1500 ml左右為宜,分次慢飲用,白天多飲些,入睡前少飲,避免影響睡眠。
老年人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消除機體的疲勞,恢復精力和體力。
3.1 睡前準備 可散步、洗水澡或熱水泡腳,每天定點上床睡覺。
3.2 床鋪的軟硬度要適宜,過軟或過硬的床鋪都會是人難以入睡,并且睡后周身酸痛不適。
3.3 枕頭高度一般以睡者的一肩高為宜,過高或過低可引起頸椎病或呼吸困難。
3.4 睡眠時間 多數人需7~9 h睡眠即可。另外老年人午睡30 min~1 h,有利于身體精力和體力的恢復。
4.1 老年人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①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使全身各關節、肌肉都能得到鍛煉,如做操、步行、打拳、慢跑等,根據個人的體能和愛好隨意選擇。②運動時不要心急,要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日積月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③ 運動要持之以恒,不要斷斷續續,隨心所欲,最好每天鍛煉1次,每次30 min。④運動量老年人運動時不要超過自己能承受的限度,以能耐受為宜。鍛煉后有微汗,輕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雖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感覺體力充沛,有運動欲望,表明運動量適當。⑤ 鍛煉后進行自我監護,防止過度疲勞老年人運動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以及數脈搏和呼吸,判斷自己的運動量是否適宜,從而進行調整,使之與自己的身體狀況相符合。
4.2 老年人活動時的注意事項 ①老年人起床后不要馬上進行劇烈的活動,應該在機體充分舒展后慢慢地開始運動,以使身體相適應。②運動時要注意室外的溫度變化,避免著涼感冒等,還要考慮老人的身心狀態,運動中以不敢到感到疲勞為宜。③如果在活動中如果出現氣短、頭暈、胸悶等自覺癥狀,要立即終止運動,測定脈搏和呼吸的頻率,休息5 min后再檢查脈搏和呼吸是否正常等。如果恢復正常,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減少運動量,如果不能恢復,則要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老年人要有積極的生活目標,熱心參與社區活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心胸豁達,保持輕松穩定的情緒。培養多種興趣,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豐富精神生活,易于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老年朋友們在一起聊聊天,相互關心,可以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有利于心理健康。
老年人身體各組織器官均處于衰老退化階段,定期健康檢查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評價其老的程度,可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7.1 根據醫囑用藥 老年慢性患者需服藥治療時,不可隨意濫用藥物,也不可隨意更改藥物劑量和用藥時間,應按醫囑服藥。
7.2 藥物劑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老年人器官功能減弱,藥物在體內代謝及排除緩慢,易發生藥物在體內蓄積而引起不良反應。
7.3 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慢性患者及家人應了解一般常見藥物的不良反應,做好心理準備和應對準備。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立即與醫務人員聯系,避免發生意外。總之,老年人辛苦一生,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全社會尤其是社區醫務工作者,應關心和尊重老年人,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做好老年人的護理工作和保健指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維持和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何國平,劉宇.衛生保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張小燕.老年護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