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龍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酸性胃液導致黏膜發生損傷是其主要發病原因。經幽門螺桿菌以及抑酸治劑是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但其具有愈合差,復發率高的缺點。筆者回顧性分析西咪替丁與立止血聯合用藥方案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旨在探討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有效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09月至2011年12月就就診于我院的156例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79例患者(西咪替丁與立止血聯合用藥方案治療),其中男50例,女29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7.4±3.5)歲,對照組77例患者(立止血治療),其中男49例,女28例,年齡19~55歲,平均年齡(36.4±3.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出血原因,經統計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獻報道的應激性消化潰瘍出血的疾病診斷標準[1]:①發生嘔吐,嘔吐物呈咖啡色物質或血性液體,柏油樣黑便。②嘔吐物以及大便潛血試驗呈強陽性。③出血量較大,伴有頭暈、心悸等臨床表現。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常規綜合治療:病因治療、控制基礎疾病、常規止血、留置胃管以及補充血容量等,大量嘔血患者給予禁食。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西咪替丁與立止血聯合用藥方案治療:(1)購買自瑞塞爾素高大藥廠的立止血(生產批號898906)1支,靜脈推注,1次/d,可根據患者病情增加推注次數(超過6 h方可再次應用)。(2)江蘇康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西咪替丁(批號:100107)300 mg,加入到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靜脈滴注,2次/d。對照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采用立止血治療。
1.3 評價指標 參照相關文獻報道[2],評價療效參照如下標準:①顯效:治療24 h內患者嘔血癥狀消失,大便色澤由黑色逐漸轉為黃色,或未再排便,便常規檢測:血色素水平平穩,未見下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②有效:72 h內患者嘔血癥狀消失,大便色澤由黑色逐漸轉為黃色或沒有排便,便常規檢測:血色素水平平穩。生命體征穩定;③無效:超過72 h仍存在活動性出血,臨床癥狀未見緩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SPSS 16.0版本統計學分析軟件包分析數據,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66例,所占比例為83.5%,有效11例,所占比例為13.9%,無效1例,所占比例為2.6%,總有效率為97.4%,對照組顯效41例,所占比例為53.2%,有效27例,所占比例為35.1%,無效9例,所占比例為11.7%,總有效率為88.3%,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經統計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消化性潰瘍出血是臨床的急危重癥之一,具有起病驟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的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臨床普遍認為[3]胃酸分泌情況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臨床治療中多將短時間內有效止血、應用胃酸抑制劑作為治療出血、促進愈合的主要手段。西咪替丁是組胺受體拮抗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夠有效治療以及預防應激性潰瘍。立止血是臨床常用的止血藥物,又稱為巴特羅酶,是巴西蝮蛇的毒液經過分離、純化、精制等一系列操作制取而成的蛇酶制劑,目前在臨床出血性疾病中具有應用,尤其是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中應用廣泛。立止血中含有類凝血酶以及類凝血酶激酶,具有促使血液凝固的功效,類凝血酶能夠對血小板聚集起到促進,因此,立止血不僅具有較強的凝血功能而且能夠迅速止血。通過本研究可知,西咪替丁與立止血聯合用藥方案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總有效率(97.4%)明顯高于單純用立止血(8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西咪替丁與立止血聯合用藥方案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有效方法,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1]梅歆.立止血和西咪替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觀察.中國民康醫學,2010,22(08):932.
[2]馬立軍.奧曲肽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浙江臨床醫學,2008,10(21):36.
[3]黃公才.立止血聯合西咪替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