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梁璇,劉杰,陳恩光,李漁,曹樹明
1.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化學生化綜合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106;2.上海復旦大學,上海 200433;3.昆明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4.昆明醫學院藥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以行政資源與非財政性社會資本相結合,按照新機制辦學模式的三本學院普通高校,如雨后春筍般的不斷涌現,但從1999年以來高校的連續擴招,大學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而且作為三本高等學校臨床專業這樣具有特殊使命的醫學專業,更不可避免的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就業壓力。同時,三本醫學高等學院面臨很多發展中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它能否持續、科學發展的為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學人才問題。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既要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又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生物化學實驗對于臨床專業學生來說是一門理論實驗雙強性的醫學實驗基礎課、必修課,其理論和原理都是以實驗指標為依據,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探討的問題。作為三本院校的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建院歷史短,但是,憑借國家對民辦高校的大力扶植及校方在教學方面的大力投入,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與現代化技術相適應的綜合性實驗,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
實驗教材多年未改版,內容為經典的實驗方法,以板書式進行教學,實驗方法單一,與不斷更新的生化檢驗技術脫節。傳統的臨床醫學生物化學實驗多是驗證性實驗,內容與實際應用有一定差距,學生認為用處不大,造成對實驗內容的整體認識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當代臨床專業學生更好的適應當今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要。
傳統模式是,上課前老師先講解實驗原理,注意事項和臨床意義等,然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實驗過程中,學生始終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驗的設計中,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往的臨床生物化學實驗課考核,教師以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主觀給予考核分數,此方式容易造成學生之間互相抄襲實驗數據、實驗報告,無法客觀真實地判斷學生實驗課學習的真實水平。
組織生化教研室和化學生化綜合實驗室編寫了《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實驗內容根據當代最新的相關實驗方法進行編寫,一個實驗多種方法,清楚闡述每個實驗的臨床意義,讓學生明確實驗在臨床上的真正作用,做到學以致用。并附有相關思考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課后復習,在學生對實驗的預習及操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以往學生常將《血清尿素測定實驗》和《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測定實驗》混淆,特別是兩個實驗的臨床意義。所以,現將兩實驗進行合并為綜合性實驗,讓學生討論其臨床意義和血清中尿素和血清丙氨酸轉氨酶的來源和去路。根據實驗的不同,通過對照,理清思路,易于理解與掌握,明確了血清尿素主要是用于測定腎臟功能的指標,而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是用來測定急性肝炎的重要指標。既節約了教學時間,又增強了教學的效果,達到了啟發式教育作用。
以往的實驗準備工作由老師完成,學生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課后,卻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在教材給定的條件下才可以完成實驗。為彌補以往不足,選取三分之一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查閱資料進行實驗準備,并進行預實驗,以實驗結果來檢驗實驗準備上的問題,學會分析問題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動手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血漿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實驗》的結果可協助臨床醫師對肝病、腎病、多發性骨髓瘤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供一定的診療依據[1]。按以往的臨床生化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時間有限,討論機會少,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進行了實驗的創新,首先,讓學生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了解電泳技術,蛋白質等電點的概念,設計出實驗方法。然后,將學生分成 6組,根據設計在 120V、140V、160V、180V、200V、220V不同電壓情況下分別再進行2個電泳,均在PH=8.6的緩沖溶液條件下進行20分鐘;另一個,進行30分鐘,電泳后用麗春紅染色液染色再用醋酸漂洗液漂洗,觀察有什么不同,并摸索點樣的多少、位置,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如果點樣不在粗糙面會怎么樣?為什么要點在靠近負極一端而不是正極?讓同學自己分析原因,進行討論。這樣摸索性的創新性實驗對于培養同學自主的學習,查閱文獻、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近年來,高校實驗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引起關注,生物化學實驗所用的化學試劑種類繁多,毒性大,如在《血糖測定實驗》中采用的鄰甲苯胺試劑。所以,要求學生在實驗后對其廢液進行有效收集,統一回收處理,既避免隨意排放造成周邊環境的污染,也提高了臨床醫學生的環保意識[2-6]。
將實驗的基本理論,實驗預作和以往實驗反應的步驟、結果,儀器的圖像、文字、聲音融為一體,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教學更直觀,教學的模式進行了改變和突破,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利于生化實驗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想象力,避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差錯,提高了實驗的效率和成功率。
將生化實驗準備工作、操作能力計入實驗考核總分值的60%,加上實驗結果和分析的30%及實驗報告的其他部分進行打分,考核更加全面,注重培養臨床專業學生實驗的動手能力,并且能夠在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失誤做出及時的糾正。
三本醫學院校作為社會高校的一個特殊群體,學生自身方面存在著欠缺,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提高其競爭力,不僅要加強學生對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從創新性、動手性著手培養其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對基礎醫學實驗中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不僅提高了臨床學生對生物化學系統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全面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分析、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
生物實驗教學改革還需要不斷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摸索和改革創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自主性,提高教學質量,化繁為簡,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時間,達到新時代下教學改革的要求,使三本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
[1]王小芳,陳海斌.血清蛋白電泳異常結果分析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3):330.
[2]李予霞,高劍峰,李鑫,等.生物類專業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2):163-164,170.
[3]劉晶晶,劉丹,李啟彬,等.高校實驗室污染現狀調查及排污管理方案研究 [J]四川環境,2006,25(4):6-8.
[4]杜娟.高校化學實驗室對環境的污染及其治理[J]陰山學刊,2006,20(3):45-47.
[5]劉建福植物學實驗電路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7(4):119.
[6]李立群,韓德俊.農業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教學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7(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