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兵
山西省靈丘縣中醫院針灸理療科,山西 靈丘 034400
痛經可以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前列腺素釋放有關。而繼發性痛經則是由于手術、分娩、流產、經期劇烈運動等原因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癥、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病變而引起的。原發性痛經 (primary dysmenorrhoea)即功能性痛經,痛經是指月經期疼痛,常呈痙攣性,集中在下腹部,其癥狀包括頭痛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腰腿痛,是年輕女性十分常見的病癥。原發性痛經常發生于有排卵月經,因此一般在初潮后頭1~2年尚無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至25歲后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該病困擾著不少青春期女性,病情嚴重者,對其生活、學習以及工作有著較大的影響。資料顯示,國內原發性痛經發病率保持在30%以上,對生活等各方面有嚴重影響者占到10%。對此,中重度患者需服用止痛藥,嚴重者需服用維生素E、阿托品等解痙鎮靜劑,或者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環氧化酶抑制劑,從而有利于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從中醫來講,則講究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溫經散寒方藥。本文采用烏雞白鳳丸隨證加減聯合理療治療原發性痛經患者,對46例患者治療隨時跟蹤記錄,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0年以來我院收治的原發性痛經患者46例,多為年輕女性,年齡在16~26歲之間,平均年齡20.34歲,所有患者均未婚,也無生育史。對其診斷參照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診斷標準。痛經伴隨的癥狀主要有:全身浮腫、大腿痛3例,頭暈、惡心嘔吐5例,腹瀉6例,乳房脹痛4例,腰酸痛11例,頭痛10例,胃痙攣7例。所有患者痛經發生在經前及行經第1~2天者40例,占到86.9%,發生在經期第3~4天者4例,占到8%,發生在經期第5天以后者3例,占到4%。
對本組患者我們采用中醫調理,以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祛體寒、暖少腹為主,輔助以理療。以烏雞白鳳丸為基礎方,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癥候,隨證予以加減。如患者腰部酸痛,就加入牛膝等入藥;患者發寒,就加入杜仲;如患者感到乳房脹痛,可以加入適量夏枯草;月經量大者可以在藥房內減除熟地,多加入益母草和蒲黃;對月經量較少者可適量加入枸杞、菟絲子;頭暈、頭痛患者可以加入全蝎、地龍等。患者可在月經來之前的第5天開始服用,月經來前第3天時輔助進行超短波治療,即前電極放置在患者臍下臍中線上,后電極板以第5腰椎為中心,橫向放置。
治療標準分為3類,即治愈、好轉、無效。治愈的標準為:治療后患者痛經及其并發的臨床病癥徹底消失,并且在停藥3個月后均無復發現象出現;好轉的標準為:治療后患者痛經及其并發的臨床病癥有所減緩,并且在停藥3個月后均無加重;無效的標準為:治療后痛經及其并發的臨床病癥均無明顯和有效改善,或者為雖有緩解,但在停藥后復發或者出現加重情況。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病例數]×100%。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6例患者治愈34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97.8%,隨訪3個月無復發。
研究表明,疼痛發生在患者痛經或者及行經第1~2天的,治療效果最好,治愈率85% (34/40),好轉率為27.5%(11/40),總有效率為97.8%;痛經發生在經期第3~4天的4例患者中好轉3例,總有效率為75%;痛經發生在經期第5天后的3例患者無一例有效。
調查研究顯示,原發性痛經的誘因很多,但與經常服食冷食冷飲,坐臥時間長,不運動,愛穿著低腰褲或短裙,作息時間不規律,夜生活過度和身體虛弱、神經緊張、工作壓力大等因素有關。傳統中醫采用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暖少腹、祛體寒治則,并聯合進行超短波理療來治療原發性痛經,治標的同時兼顧治本,經臨床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所說的烏雞白鳳丸,乃是由烏雞、黃芪、人參、丹參、白芍、當歸、制香附、生地、川芎、山藥、甘草、桑螵蛸、熟地、鹿角膠、銀柴胡、牡蠣、別甲、鹿角霜、芡實、天冬等多味中藥合制而成。各味中藥用途不同,如黃芪和人參,乃是補氣之用;鹿角膠、鹿角霜則用來進補肝和腎;丹參、別甲、牡蠣對患者活血散結、滋陰安神有重大功效;桑螵蛸的功效主要是收補腎陽;養血主要依靠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等;清虛熱用銀柴胡和鱉甲;天冬的用途主要是滋陰;補脾、去濕、固腎依靠山藥和芡實,兼具有止帶用途;制香附則是理氣。所以我們說,烏雞白鳳丸是集調經止帶、補氣養血、陰陽齊補的成藥。但是每位病患發生痛經的原因大不相同,所以醫生在治療中需要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在本基礎方中酌情控制,加入牛膝、桑寄生、夏枯草、熟地、益母草、蒲黃、枸杞、菟絲子、地龍、全蝎等等,這樣不僅符合中醫所謂辨證施治的根本原則,療效也較為顯著,并且復發率較低。
治療痛經除采用烏雞白鳳丸治療外,還應配以理療,即采用超短波透熱電流來使患者毛細血管擴張,從而有效消除充血、水腫等現象,超短波也可加強組織營養,將患者的神經興奮性降低,肌肉張力也隨之減弱,達到解除痙攣和鎮痛作用。本組患者中,46例采用中醫烏雞白鳳丸為基礎方藥,聯合超短波理療治療痛經,隨證加減,活血化瘀、補氣養血、袪體寒、暖少腹的治則,治愈34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97.8%,隨訪3個月無復發,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1]陳燕.中藥配合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72例[J].光明中醫,2009,(01).
[2]汪丹,梁宏.速效救心丸治療原發性痛經28例臨床觀察[J].寧夏醫學院學報,2008,(06).
[3]劉敏如,譚萬信主編.中醫婦產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4]馬寶璋主編.中醫婦科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5]王淑貞主編.實用婦產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