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譚旺, 趙陽, 劉晉洪, 趙梅桂, 汪文新, 張磊, 徐星, 盧祖洵
結核病是一種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嚴重慢性傳染病,2009年全球死于結核病的患者有170萬人,新發結核病940萬人[1],結核病疫情控制已是各個國家面臨的十分嚴峻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結核病負擔較重的國家之一,各地區各年齡段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結核病發病情況,學生群體也是常發人群之一[2]。青少年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于集體生活的環境下,學習壓力大,又屬于結核病好發年齡,如不提高對結核病的防護意識,很容易引發結核病在學校中的流行[3]。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力度,重視學校結核病的防治宣傳。研究表明,學校健康促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4],且學生易于接受新的知識,能夠傳播科學信息,培養的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會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也能夠影響周圍人群的觀念和行為[5]。因此,開展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對預防學生結核病的發生有著重要作用,更對全社會結核病防治工作起到深遠影響。本研究在深圳市寶安區中學生群體中開展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預,并對干預措施前后進行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為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實證資料,也為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提供參考方向。
利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隨機選取寶安區內5所中學,其中包括普通高中2所,職業高中1所,公立初中1所,私立初中1所,抽取1 900名學生進行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的問卷調查。
1.2.1 干預方法 根據衛生部印發的《學校結核病防控規范(試行)》等資料,對寶安區內的中學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活動,通過課堂教學、師生大會講話、播放結核病知識宣傳影像制品、發放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折頁、開展主題班會等方式進行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干預活動。
1.2.2 調查方法 根據《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中的核心知識和相關結核病知識設計調查問卷,干預前后采取自填式問卷分別進行調查。安排學校校醫作為調查員,調查前進行統一培訓。
1.2.3 統計方法 用 Epidata 3.0錄入數據,采用SAS 9.0進行統計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性別、年級、學校類別與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的關系。檢驗水準=0.05。
調查時間為2010年9~11月,使用寶安區慢病院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對1 900名學生進行干預前后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的調查。干預前發放問卷1 900份,回收后有效問卷1 888份,問卷有效率99.4%。干預后發放問卷1 930份,回收后有效問卷1 886份,問卷有效率97.7%。干預前調查中男女性別比為1.2∶1,干預后調查男女性別比為1.2∶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前后的調查人群基本指標相對穩定。
2.2.1 核心知識總知曉率 干預前總人群核心知識總知曉率為81.5%,干預后知曉率上升為85.5%,核心知識總知曉率提高了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 干預后不同群體核心知識總知曉率 女性學生核心知識總知曉率為85.7%,比男性學生高5.5%(χ2=47.765,P<0.001),高中學生核心知識總知曉率為83.0%,比初中學生高4.9%(χ2=33.903,P<0.001),普通高中學生核心知識總知曉率為87.1%,比職業高中學生高10.9%(χ2=128.322,P<0.00 1),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公立初中學生總知曉率為77.9%,私立初中學生總知曉率為78.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3 單項核心知識知曉率 在5項核心知識知曉率中,肺結核病是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知曉率干預后達到了93.0%,較干預前提高了6.7%(χ2=44.200,P<0.001);肺結核可疑癥狀的知曉率干預后達到90.6%,較干預前提高了12%(χ2=104.500,P<0.001);患肺結核后應到定點機構接受檢查治療的知曉率干預后達到了96.0%,較干預前提高了5.5%(χ2=43.300,P<0.001);結核病檢查治療的國家減免費用政策的知曉率干預后為53.7%,較干預前下降了14.8%(χ2=88.400,P<0.001);肺結核能夠治愈的知曉率干預后達到了94.6%,較干預前提高了11.2%(χ2=118.200,P<0.001)。以上各項核心知識知曉率在干預前后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2.3.1 肺結核病傳染性知識知曉情況 在校學生對于“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知曉率較高,總體知曉率達到93.0%。知曉率情況為:女生(89.5%)>男生(85.9%),高中生(88.4%)>初中生(81.7%),普通高中生(92.1%)>職業高中生(82.6%),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公立初中生與私立初中生的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將性別、年級、學校類型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經分析篩選得出影響肺結核病傳染性知識知曉率的因素為性別、年級和學校類型,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2.3.2 肺結核病可疑癥狀知識知曉情況 學生對肺結核病可疑癥狀知識的了解可以反映學生對肺結核病的警惕程度。知曉率情況為:女生(82.2%)>男生(77.8%),高中生(81.5%)>初中生(72.1%),普通高中生(87.6%)>職業高中生(71.9%),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公立初中生與私立初中生的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分析篩選得出,影響肺結核病可疑癥狀知識知曉率的因素為性別和學校類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3 懷疑有肺結核病應去專業機構檢查知曉情況 “懷疑有肺結核病應去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該項核心知識表明了學生對結核病防治機構的認識情況。其中女生知曉率(95.0%)>男生(89.3%),高中生(91.5%)> 初中生 (88.3%),普通高中生(95.5%)>職業高中生(85.2%),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公立初中生與私立初中生的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分析篩選得出,影響懷疑有肺結核病應去專業機構檢查的因素為年級和學校類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4 結核病部分費用減免政策知曉情況 學生普遍對“國家政策規定減免結核病部分檢查和藥品費用”該項核心知識掌握不牢,知曉率較其他核心知識低。其中女生知曉率(74.7%)>男生(65.3%),普通高中生(72.2%)>職業高中生(64.1%),公立初中生(73.2%)>私立初中生(60.9%),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高中生與初中生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分析篩選得出,影響結核病費用減免政策知曉情況的因素為性別、年級和初中學校類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5 結核病規范治療知識知曉情況 “堅持正規治療是可以治愈結核病的,不堅持規范治療則容易引起復發”該項核心知識反映了人們對結核病治療結果的認識和信心。知曉率情況為:女生(87.1%)>男生(82.6%),高中生(84.5%)>初中生(80.8%),普通高中生(89.3%)>職業高中生(77.0%),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公立初中生與私立初中生的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分析篩選得出,影響結核病規范知曉情況的因素為年級和學校類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調查,目前學生獲取結核病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電視或廣播(82.8%),第2位才是健康教育課(76.1%),第3位是報刊雜志(61.8%),第4位是網絡(59.5%)。根據意愿調查顯示,學生更愿意通過健康教育課獲得結核病相關知識(80.5%),其次是通過電視廣播(78.5%)和網絡(69.1%)獲取,在學校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中,采用學生更希望且更易接觸到的途徑進行防治知識宣傳將是今后健康促進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核心知識總知曉率在實施健康促進干預后上升到85.5%,比干預前提高了4%。說明經過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后,學生群體對結核病核心知識的總體知曉情況得到了提升。各項核心知識的知曉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學生群體對結核病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
本次調查中,第4項知識點為國家對結核病檢查治療的減免費用政策,干預后有37.3%的學生錯誤地認為是所有檢查治療項目全免,比干預前增加了27.1%,持此錯誤觀點的初中學生比重較大,使得該項知識的答題正確率在干預后下降。該項知識知曉度較低與國內一些研究結果相同[6,7]。分析原因可能為:①在實施健康教育時教師的講解以突出免費政策為主,但未詳細說明減免項目的具體范圍,使得學生誤解為全部項目均免費;②學生接受宣傳知識時不夠細心,尤其是初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細節的關注程度較弱,沒有注意到教師宣傳的具體細節或沒有詳細閱讀宣傳材料。因此,針對此項知識,在今后的結核病宣傳工作中,應著重加強減免項目范圍的詳細說明,避免此類以偏概全情況的再次發生。
調查表明,男生各項知識知曉率均低于女生,初中生均低于高中生。分析原因可能為,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女生無論在身體發育還是心智發育方面均高于男生,故防治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高于男生[8];而相較高中生,初中生因年齡較小,對專業性較高的知識理解能力有限,掌握水平也較低。因此,今后健康教育工作可根據男生在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采取男性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育工作,如增加戶外活動中的宣傳等;也應注意防治知識的內容表達,對低齡學生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避免艱深生澀的專業詞匯,多配以圖畫和動畫影像,使低齡學生易于理解并掌握結核病防治知識。
[1]WHO.10facts about tuberculosis[EB/OL].[2010-09-01].http://www.who.int/features/factfiles/tuberculosis/en/index.html/.
[2]吳華榮.浙江省某重點中學預防結核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1);93-94.
[3]姜世聞,徐漢成,李繼海.結核病現狀及高等學校結核病控制有關問題的探討[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6,3(1):3-5.
[4]李悅,王莉,尚彥萍,等.大中學校結核病健康促進活動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6):719.
[5]樊霞,張玲,梁雅梅,等.延安市中學生結核病感染與結核病知識知曉情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4,25(4):499-500.
[6]楊建華,吳美蓉,唐枝媛,等.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知”“信”“行”護理干預模式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9,26(5):320-321.
[7]許麗,楊應周,譚衛國,等.深圳市大中學生結核病知識知曉率調查[J].中國熱帶醫學,2006,9(1):190.
[8]吳申.揚州市邗江區學生結核病知曉率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江蘇預防醫學,2008,19(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