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字的背后,有一以貫之地彰顯著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宗旨的深意,有的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對黨和國家建設的新戰略,有的承載著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創新突破、開拓新氣象的魄力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某種意義上,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下一個十年的新征程,決定著中國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走向。
十八大報告一經公布,社會各界及媒體便將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用數字加以概括,目光聚焦在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上。這些數字的背后,有一以貫之地彰顯著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服務人民宗旨的深意,有的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對黨和國家建設的新戰略,有的承載著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創新突破、開拓新氣象的魄力。
145——十八大報告中“人民”出現了145次。這個數字,彰顯了黨對人民一如既往的重視,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達64頁、近3萬字的報告,以人為本的理念、執政為民的情懷,猶如一條紅線貫穿始終。145次提到人民,這種反復的力量是在向每一個黨員宣告:黨來自于人民的擁護。如果黨脫離人民,讓權力腐敗,這將是黨的危機所在。
86——十八大報告中86次提及“改革”。改革的目標涉及社會政治經濟的各個方面,“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唯有如此,才能繼續開拓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8——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8個堅持”是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4——十八大報告提出“4個監督”,即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4個意識”,即憂患意識、創新意識、宗旨意識、使命意識;“4個同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四化同步”。“四個監督”直指加強黨的建設,“四個意識”直指黨帶領人民直面未來,“四化同步”直指黨帶領國家搞好社會經濟建設,同一數字體現著不同的含義,是黨對自身、對人民、對國家的義務與責任。
3——十八大報告中出現了“3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號召全黨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這樣的數字還有很多,所展現的都是黨領導國家和人民繼續前進的智慧,我們所需要的或許正是那兩個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