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向緒愛
作為浙江省首批綜合開發利用島和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玉環縣已被省政府批準建設浙江省海島統籌發展實驗區,成為繼象山、洞頭之后全省第三個海洋經濟發展先行先試綜合試驗區。這對于玉環縣建設浙江省城鄉統籌示范島、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島、對臺合作綜合試驗島和海洋生態旅游島,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型海島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優勢因素。一是海洋區位優勢明顯。玉環縣處于長三角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的連接處,是浙江省深化對臺合作、接軌海西經濟區和拓展長三角經濟區的海上橋頭堡。大麥嶼港一類口岸作為對臺直航港區,是臺灣海上進入浙江的唯一客運口岸。二是海洋資源得天獨厚。玉環雖然是陸域小縣,但卻擁有廣袤的海洋資源,全縣海域面積190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9.14公里,擁有本島、楚門半島及其他島嶼共計103個,灘涂面積147.93平方公里,海洋漁業資源種類豐富,海水養殖區總面積5700公頃,海洋能源風能、潮汐(潮流)能等利用潛力巨大,海灣海峽景觀資源獨特。三是經濟發展實力雄厚。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361.52億元,在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中列第23位,居全國海島縣首位。2011年海洋經濟總產出達210億元,同比增長13%。塊狀經濟特色鮮明,已形成汽摩配、水暖閥門、金屬制品、家具、眼鏡配件、藥械包裝等六大特色產業集群和十大國字號品牌。四是體制機制優勢突出。玉環作為全國實行股份制最早的地方之一,民營經濟活力充沛,具有“小商品、大市場”、“塊狀經濟”、出口導向等溫臺發展模式的鮮明特征。
——劣勢因素。一是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玉環海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規模不大,發展質量不高,整個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與全縣已進入工業化發展中后期的發展階段不相適應,也不能滿足全縣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新型海島城市的目標要求。二是海洋經濟產業結構有待優化。海洋傳統產業仍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一些新興海洋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海洋裝備制造業和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一片空白,海洋科技總體水平不高,海洋產業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海洋產業鏈還比較短,產品附加值不高且深加工產品不多,產業結構不夠合理。三是海洋經濟重點項目有待挖掘。作為浙江省三大海洋經濟試驗區之一,玉環縣列入省、市海洋經濟重點項目數量不多,質量不高。2012年度省海洋經濟重大建設項目只有11個,占全省總量的2.57%,僅占全省總投資額的0.97%。海洋經濟重點項目不多,投資增長乏力,影響海洋經濟發展后勁。四是海洋經濟科技人才有待培育。玉環海洋科研機構缺乏,海洋科技力量分散,海洋科研人才呈結構性短缺,海洋科技人才擁有量及所占比例較低,生產第一線的科技人員更是缺乏。
——機會因素。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長三角、海西經濟區建設深度推進,為玉環發揮自身灘涂圍墾空間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和港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契機。二是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全面啟動。隨著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玉環縣在海陸經濟聯動、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面臨著創新發展的良好機遇。三是良好的海洋經濟發展政策環境。玉環縣作為全省海島統籌發展試驗區,在享受全省海洋經濟發展普惠政策的同時,還將積極爭取先行先試政策,肩負著示范引領全省海島統籌發展的歷史重任。
——威脅因素。一是區域性競爭日趨激烈。環樂清灣區域擁有玉環、洞頭兩個海洋經濟發展先行先試綜合試驗區和大陳島省級開發與保護示范島,是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活躍地帶,玉環縣海洋經濟的發展,面臨著激烈的國內、省內競爭。二是海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玉環縣海洋生態健康面臨巨大壓力,部分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有所惡化,部分水域、灘涂出現“荒漠化”現象,海洋保護措施需同步落實。
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是促進玉環經濟轉型升級和再創發展新優勢的必然要求。玉環縣要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以建設省海島統籌發展試驗區為重點,積極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以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