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信陽 46555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簡稱妊高征,發病率在我國占9.4%~10.4%,國外7%~12%[1]。發病時期常在孕期20周后,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抽搐甚至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母嬰生命,是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1 臨床診斷[1-2]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首次發現血壓≥140/90mmHg,產后12w正常,尿蛋白(-),可伴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產后才能確診。子癇前期輕度:妊娠20w后血壓≥140/90mmHg,蛋白尿(+)或尿蛋白≥0.3g/d,可有上腹不適或頭疼等;如血壓較基礎值上升30/15mmHg、低于140/90mmHg時,不作診斷依據,但要嚴密監測。子癇前期重度:血壓≥160/110mmHg,蛋白尿≥(++)或尿蛋白≥2.0g/d,血小板<100×109L,血清肌酐>106mmol/L,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頭疼呈持續性或腦神經、視覺障礙;持續性上腹不適。子癇前期孕婦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
1.2 一般資料分析對象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50例患者年齡24~39歲,平均31.5歲;初產婦34例,經產婦16例;陰道分娩19例,剖宮產31例;妊娠20~27周6例,28~33周30例,34~36周9例,37周以上5例;高血壓家族史者24例,肥胖者13例,糖尿病者7例,其他6例;妊娠期高血壓21例,子癇前期輕度18例,子癇前期重度7例,子癇4例。
2.1 預防①左側臥位休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②飲食:適當限鹽,7g/d為宜;進食高蛋白80~100mg/d,最好為優質蛋白;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如補充Vit B1、Vit B6等,高危因素者孕16周后補Vit E400U/d和Vit C100mg/d,孕20周后補鈣2g/d[3]。③藥物:有危險因素者,在醫生指導下可服用阿司匹林 50~150mg/d,適當應用降壓藥和利尿劑。④建立健全三級婦幼保健網:根據我國城鄉孕產期保健要求和質量標準,做好圍產期保健;加強孕產婦衛生宣教,讓孕婦及家屬意識到保健重要性,在精神上給予安慰,解除孕婦對妊娠、分娩的顧慮,避免受到外界刺激;加強孕婦營養,普及產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高危因素者要重點管理[4]。
2.2 臨床治療患者病情不同采取的治療措施也不同,但總的目的和原則是盡最大努力爭取孕婦完全恢復健康,胎兒出生后能夠健康生存。①妊娠期高血壓:取左側臥位睡眠;焦慮、緊張而影響睡眠者可給予地西泮5mg qd;嚴密監護母嬰狀態,每日測量血壓、檢測尿液;供應充足蛋白質及熱量,水腫者適當限制鹽及液體攝入;血壓高者用硝苯地平15mg/次,3次/d,嚴禁使用對胎兒有害的藥物。②子癇前期:入院接受治療,原則是休息、鎮靜、解痙、降壓、合理擴容和利尿、嚴密監測母胎狀態、適時終止妊娠[1]。解痙能有效防止子癇發生;首選硫酸鎂,有效治療濃度是 2~3.5mmol/L,靜脈給藥或肌注20~25g/d;其有效濃度窄易出現中毒反應,故需嚴密觀察,尤其是注意有無膝反射減弱或消失,需備鈣劑。硫酸鎂降壓效果不明顯者,口服甲基多巴250mg/次,3次/d。嚴重貧血、低蛋白血癥者給予擴容治療如輸入血漿、血清蛋白等。急性心衰、肺水腫及全身性水腫者應用利尿劑如甘露醇、速尿以減輕水腫、減少血容量,必要時適時終止妊娠,但要嚴格掌握終止妊娠的指征,選擇合適方式。③子癇:最嚴重階段,處理不及時易致母嬰死亡。首先控制抽搐,用25%硫酸鎂20ml+25%葡萄糖20ml靜推,時間應大于5min,之后2.5g/h靜滴。缺氧者要吸氧、酸中毒者給予適量 4%NaHCO3,快速靜滴甘露醇250ml降顱壓,血壓過高時給予降壓藥。于子癇控制后2h終止妊娠,但仍需密切護理及監測病情。
50例患者中孕婦死亡2例、胎兒死亡3例,其余孕產婦和嬰兒均健康。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婦妊娠期常見多發病,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尤其是子癇前期重度和子癇可致死亡。患者往往具有一些高危因素,應該加強預防,宣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知識,進行產前保健,定期檢查,及時診斷,接受規范及時治療,防止病情進展惡化而危及母胎生命。本組50例患者經過規范及時的防治,有效降低了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因此,早期發現、及時規范的預防及臨床治療對保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生命安全尤為重要。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9.
[2]楊秀玲,賈宏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051例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8):3645.
[3]李紅巖,張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防[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6):3999.
[4]梁俊,邱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45例分析及預防[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