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婦幼保健院,云南玉溪 653100
上呼吸道感染(URTI)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臨床一般統稱為上感。90%以上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為病毒,細菌感染約占10%。現今,臨床上應用抗生素對其進行的治療存在普遍的不合理性,本文對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24例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而探討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不合理性應用。
入選病例均為我院收治的72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其中,男372例,女352例,男女比例為1.06:1;其中7月至1歲101例,1~4歲212例,4~7歲247例,7~14歲164例,平均年齡56.9個月。
根據以患兒的年齡、使用的抗生素名稱、規格、用藥時間、聯合用藥情況等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與評估。
2.1 評價標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限定兒童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日劑量、用藥頻度、以及藥品利用指數等作為評價兒童呼吸道感染在使用抗生素劑量是否合理的標準,并用以下公式進行統計學分析計算:使用頻率=某藥使用例數/總例數×100%;用藥頻率=某藥消耗總量/限定日劑量;藥品利用指數=用藥頻率/總用藥天數;以藥品利用指數≤1.0作為藥物使用基本合理標準。
2.2 統計學方法本組數據經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3.1 抗生素使用情況724例來我院就診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病例,其中使用抗生素616例(占總數85%),合用抗生素181例(占總數25%),判斷可以不必用抗生素 384例(占總數 53%),不需要合用的109例(占總數15%)。
3.2 抗生素的使用頻率及利用指數抗生素使用頻率最高是青霉素類(59.34%),第二是頭孢類(42.23%)和大環內酯類(28.4%),χ2=5.86,19.44,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院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率高達 85%,遠高于國家平均水平。WHO關于小兒上感的防治方案中明確指出了上感多數為病毒所致,除確診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外,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我院門診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使用抗生素藥物的費用占總費用的65%以上,而國外一般在15%~30%。據上海市兒童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和重慶兒童醫院的不完全統計,門診就診患兒中已使用抗生素者占80%~85%,普通感冒使用抗生素者62%,有的時候甚至達92%~98%。上感是小兒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應用最多、最不規范的一種疾病,因此作為兒科醫生掌握上感的治療原則,避免濫用抗生素,對改變目前濫用抗生素的現狀顯得尤為重要。兒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引起細菌耐菌株的增長病原菌產生耐藥性而使藥物失效是當前抗菌治療中的一個大問題。一些常見的病原菌對常用的抗菌藥都有較高的耐藥率。為此專家認為,在特定時期內兒童體內均載有多種細菌,一旦他們服用了敏感的抗生素后,就會為少數幾種抗藥細菌提供生長的機會。
4.2 引起藥物過敏及毒副反應兒童的各個臟器未發育完善,對于藥物毒性的耐受性較差,對藥物的過敏反應也較多,稍有不慎,極易引起嚴重的藥物毒副反應。
4.3 引起兒童免疫力下降一般情況下,處于發育階段的兒童自身有一定的抗病免疫能力,一旦得病就馬上用抗生素,兒童的免疫防御系統未得到充分鍛煉,抗細菌能力會降低,在真正強大的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下,抗病力就很弱。
4.4 引起藥物性營養不良許多藥物可影響人體對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合成、代謝和排泄。如四環素族藥物可加速VitC的尿中排泄,影響鈣、鎂、鐵、銅、鋅的吸收,頭孢替安、阿斯霉素可引起VitB、VitK缺乏,這些都對兒童生長發育極為不利。
4.5 引起二重感染和細菌交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但能夠誘發菌群失調,還可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霉菌等二重感染和細菌交叉。據臨床觀察,感冒患兒如果經常使用抗生素,再患感冒時易合并細菌感染。
4.6 帶來經濟負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還會給家長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對于這種疾病,絕大多數患兒沒必要使用抗生素。只需采取適當的對癥支持治療,即使有抗生素使用指征,也應盡量口服給藥。但是有些臨床醫生,可能出于經濟利益或迫于家長要求等多方面原因,經常常規靜脈滴注抗生素。這樣,兒童患一次上呼吸道感染要花費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1]蔡卓夫,徐峰.遏制抗生素濫用刻不容緩[J].中國藥業,2004,3(8):59-60.
[2]紀元紅.兒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抗生素應用問題探索[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4):48-49.
[3]郭正紅,李和云,楊俊,等.我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兒抗生素使用情況調查[J].兒科藥學雜志,2008(14):30-31.
[4]李玉君.324例兒科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分析[J].臨床醫學,2010(15):103-104.
[5]王來成.防止抗生素濫用[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3,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