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長沙 410007
機械通氣是用機械的方法改變患者氣道的呼吸壓力維持和輔助患者呼吸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呼吸衰竭患者重要、有效的治療措施[1]。主要生理學效應是改善通氣功能、維持適當氣泡通氣,改善氣體交換和減少呼吸肌作用,糾正中毒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為特殊解毒劑和拮抗劑的使用贏得時間,將大大降低急性中毒死亡率。
1.1 一般資料本組急性中毒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齡5~64歲。中毒原因:有機磷農藥中毒7例,急性海洛因中毒4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中毒17例,鎮靜安眠藥中毒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例。
1.2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則迅速救護,確保生命安全;及時清除未被吸收毒物;迅速清除進入體內毒物,一般都應立即采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利尿等方法清除胃腸道內的毒物,盡快協助確診中毒的毒物,進入體內的途徑和劑量,及時、準確地使用解毒劑或拮抗劑。
1.3 機械通氣本組抽樣的均系危重病患者,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紫紺甚至呼吸驟停,意識淡漠甚至意識喪失;動脈血氣分析示:PH>7.45或<7.35,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呼吸頻率>35或<8次/min。除常規治療方法外全部經口氣管插管行機械通氣輔助呼吸,采用輔助控制呼吸模式吸氧濃度 0.45~0.6L/min,呼吸比例為 1:(1.5~2.5),潮氣量 8~12ml/kg,頻率 10~16次/min。根據血氣分析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呼吸部分改善后采用同步間歇性強制換氣(SIMV)或壓力限制通氣(PSV),PSV是近年來最常用的撤機技術。用于呼吸機撤離前的過渡,逐漸增加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直至能完全自主呼吸。在撤機過程中應嚴密監測病情變化。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予以間斷停機,面罩吸氧[2]。
2.1 治療效果患者紫紺迅速消失,意識好轉。1~5d自主呼吸恢復,血氣分析正常,順利撤機。其中1例54歲女性患者因服藥自殺使用呼吸機時間較長,產生心理依賴,經心理治療和逐漸撤機的方法于第7日撤機;1例32歲的女性患者因急性海洛因中毒由他院轉入,轉來時已經停止心跳、呼吸,雖經全力搶救仍無效死亡;1例64歲的男性患者因一氧化碳中毒經搶救后好轉自動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
2.2 機械通氣并發癥常見并發癥包括有通氣過度、通氣不足、氧中毒、氣道阻塞、心率失常、上消化道出血、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呼吸機相關肺炎等。因護理得當,除3例痰阻塞外,無其他并發癥發生[3]。
3.1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觀察體溫、脈搏、心率、呼吸頻率、血壓、意識狀態、精神狀態、皮膚黏膜顏色等,機械通氣期間還應觀察頸靜脈怒張程度,以此評價心功能及胸腔內壓情況。
3.2 保持氣道通暢鼓勵患者咳嗽,通過翻身、拍背體位引流促進痰液排出。痰液粘稠時霧化吸入或往氣管內滴入3~5ml 0.45%氯化鈉濕化液,因生理鹽水滴入氣道后水分蒸發快,鹽分沉積在肺泡形成高滲狀態,引起肺水腫,不利于氣體交換。軟化痰液后再進行抽吸,抽吸時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抽吸時間不得超過15s,1次未抽干凈可隔3~5min后再抽吸,邊抽吸邊觀察情況,抽吸前后吸入純氧3~6次。
3.3 氣管內插管后的護理導管型號要適宜,防止插管過深、導管移位、脫出、堵塞而造成窒息。氣囊壓力保持在25cmH2O以下,每4~6h氣囊放氣1次,以免壓迫氣管黏膜而引起潰瘍和壞死。放氣前應吸盡氣管內分泌物。常規濕化氣道,正常呼吸道對吸入氣體有加溫、加濕、濾過和清除呼吸道內異物的功能,建立人工氣道后,氣流直接進入氣管,機械通氣時通氣量增加,如不對吸入氣體加溫加濕,會導致下呼吸道失水和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結、纖毛運動減弱或消失,引起排痰不暢,導致阻塞或感染。目前臨床氣道濕化最常用的是 0.45%氯化鈉滴注。在氣管套管口覆蓋一層紗布并固定,將針頭別在紗布上,以每分鐘0.2ml的速度持續滴注。根據病情可在濕化液中加入抗生素等藥物。另外,機械通氣時,保證充足的液體入量,每天2500~3000ml。現代多功能呼吸機在呼吸回路中連接有霧化器及附有電熱恒溫器,使用方便。
3.4 心理護理患者病情穩定后,通過護士的心理知識與溝通技巧,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氣管插管神志清醒的患者,因為影響語言,所以非語言方式溝通非常重要。掌握一些特殊的非語言溝通技巧,提高非語言溝通能力,如學會用感官、表情、手勢、動作去“聽和說”,以判斷患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并將積極有益的信息及時反饋給患者及家屬。讓患者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我們的治療和護理,尤其是自殺患者經搶救清醒后應有專人陪護,給予安全防范措施。因自殺患者常有復雜的心理問題,護士應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況,了解其自殺原因,以便針對性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應。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客觀的看待自己的病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4]。
[1]王庸晉.急救護理學[M].1版.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38-39.
[2]武揚眉.腦外傷昏迷病人經鼻腔氣管插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中華臨床護理雜志,2002,13(13):2147-2148.
[3]王志紅,周蘭姝.危重癥護理學[M].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75-176.
[4]何國平,喻堅.實用護理學[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7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