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令剛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古代典籍瀚如煙海。歷史與文明,傳統與習俗,智慧與知識都蘊藏其中。《史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典籍中的精華。然而,《史記》雖然談不上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但也讓身處繁忙和重負之中而行色匆匆的現代人望之卻步。但是,經典始終不會被喧囂和塵埃所掩埋,《史記》必將會以新的形式散發出它所蘊含的千年風采。《大風歌:王立群講高祖劉邦》(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就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語言與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作者以漢高祖劉邦為主線,講述了《史記》130卷中本紀、世家、列傳等部分近40卷的內容。從市場反響和讀者反映來看,該書可以說是對古代典籍進行現代解讀的典范之作。它的成功之處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是使用當今社會流行的極度生活化的語言。書中對當代流行語言的借用隨處可見,妙不可言。人們看到 “我劉邦又回來了”時會想到《閃閃的紅星》中的胡漢三;看到“都是出主意,名聲大不同”時會想到《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周星馳;看到“項王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時會想到《天下無賊》中的葛優。這些詼諧幽默、風趣自然的語言都會讓讀者莞爾或者捧腹。另外在書中隨處可見對網絡流行用語的使用或模仿,如“神仙哥哥、怒了、開溜、杯具、郁悶、忽悠、暗爽”等,這些語言的使用讓這本書對年輕讀者來說更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其次是將歷史故事和現代職場生活結合起來。王立群先生筆下的劉邦,簡直就是古代版的職場達人,而其從一個鄉間無賴到開國皇帝的過程,就是一場活靈活現的漢朝版《杜拉拉升職記》。劉邦同志原本只是秦氏集團的一名普通員工,因工作出現失誤,就跳槽加入了以熊心同志為名譽董事長,實際大權掌握在項氏家族手中的楚氏集團。他長袖善舞,縱橫捭闔,運用各種職場技巧,例如充分尊重領導,注意樹立個人威信,等等,很快就從基層被提拔為公司高管。但是由于業績過于突出,引起了CEO項羽同志的不滿,最終被派到了一個落后地區做市場總監。但是,劉邦堅信,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就做董事長。于是,他另起山頭,組建了漢氏集團,與楚氏集團展開市場爭奪戰。最終因為經營有方,聯合了幾家地方企業,逼垮了楚氏集團,贏得了全國市場。
再次,更為重要的是,書中為我們總結提供了古人的成功經驗和生存智慧,這些都是我們受用不盡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是因為他具有很多優秀的特質。他胸懷大志,謙虛謹慎,心思細密,意志堅定,抓大放小,從諫如流,有錯必改,善于利用對手的弱點,等等。二是他善于用人,組建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優秀團隊,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劉邦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對蕭何,他以誠相交;對張良,他以敬相交;對韓信,他以權相交;對曹參,他以親相交;對彭越黥布,他以利相交。這些性格各異的人才,在劉邦那里,都能如沐春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感情上的慰藉,或施展才華的舞臺,或對權勢的渴求,或金錢上的滿足。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這部書對《史記》的現代解讀,絕對是站在尊重史實,尊重原著的基礎之上,沒有對歷史的加工與歪曲,書中的每一處史實都能經得住讀者的檢驗。當然,作者也有個人的觀點和看法。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喜歡上歷史,更加了解歷史,并且能夠從歷史中汲取到人生智慧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