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正式發布。規劃中指出“十二五”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保證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億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億噸以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要穩定在96%以上。同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6%。五年轉移農業勞動力4000萬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其中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到45%以上。
《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為未來幾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繪就了一份藍圖??陀^地說,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十二五”期間農村經濟發展有一些有利條件,但農村經濟在發展中依然面臨著耕地減少、資源匱乏、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強、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很多困難,“三農”發展的基礎仍然需要繼續夯實。
《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十一五”農村經濟規劃相比,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核心目標都是為了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進行的部署。從它的工作任務來看,“十二五”更加明確,工作的重點也更加突出,措施也更加有力。
本刊摘取《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與系統工作相關的要點,在本期予以刊發,并配發相關文章,對規劃予以深度剖析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