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文彪 周鴻飛
由于要素制約、區域格局變化、資本外流和企業外遷等客觀原因,浙江的省內經濟正處于相對低增長狀態
2012是改革發展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預期浙江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物價漲幅明顯回落,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初步估算,浙江GDP增速或回落至9%以下,CPI漲幅有望控制在4%以內。2012年有利條件是地方換屆基本完成,經濟基礎更加穩健;不利條件是出口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以及房地產投資增速過快回落,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或面臨更大壓力。
——去庫存化周期將延續全年。從浙江歷史經驗看,當庫存增速達到25%以上時,去庫存化概率較大,工業生產明顯減速;當庫存增速在18%-25%之間時,工業生產明顯提速。2011年前10個月浙江規模以上工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31.1%(全年或突破30%),為十年最高,反應浙江企業銷售不容樂觀。由于企業消化庫存至少需要10個月時間,因此2012年或是浙江工業企業的“去庫存年”。去庫存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通常比前一年降低15%左右,據此估計2012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左右。
——節能降耗難度加大將拉低工業增速1個百分點。經測算,用電量每下滑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回落1.06個百分點。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僅下降2%左右,據測算只有在第四季度能耗下降9.9%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全年降低3.5%的目標,這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明顯加大了“十二五”后四年的壓力。若要在2012年完成今明兩年的目標,2012年單位GDP能耗降幅至少要達到5%,依此推算2012年用電量增長可能降至10%以下,比2011年回落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或被拖累1個百分點左右。
——貨幣政策微調、財政政策適度放松將緩解企業融資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增長”重回首要任務,控物價退居二線,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及部分城市再現房貸優惠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與2008年不同,此次中央提出“穩增長”而非“保增長”,反映相關政策可能會比較中性,僅作某些微調。據測算,存款準備金率每下調0.5個百分點,浙江可釋放300億元企業貸款,瑞銀預計2012年存款準備金率還有2個百分點的下降空間,這將為浙江企業帶來1200億元新增貸款,相當于2012年浙江新增貸款將比2011年提高20%,將明顯緩解浙江企業的融資壓力。財政支出方面,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投入或明顯反彈,但考慮到占比過小以及2011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過高基數,預計財政對浙江工業的作用相對偏小。總體測算,政策調整對浙江工業增加值增速的拉動將在1個百分點左右。
2012年受房地產調控效應顯現、地方政府投融資約束加大、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等影響,投資增速將有較大回落,預計在16%左右。
——政策調控效應加速顯現,房地產投資預計大幅回落。由于調控效應有滯后性,2011年前11個月房地產投資增速仍高達49.9%,但下半年起政策效應已加速顯現,集中表現為兩個“雙下降”:一是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雙下降,房產商庫存壓力明顯加大,其中寧波市商品房存銷比高達30.7,杭州市接近20,意味著即使庫存不增加,現有商品房分別需要30.7和20個月才能售完;二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增速雙下降。隨著調控政策走向深入,2012年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將更大,商品房開發投資增速必將大幅回落。保障性住房建設可以彌補一定的投資缺口,但由于保障性住房投資占比較小,對房地產投資的托底作用有限。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對房地產依賴度較高,房地產投資回落預計拉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個百分點左右。
——地方政府投融資約束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將趨于平穩。從規劃周期看,五年規劃的第二年往往是投資項目集中建設期,但浙江部分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增幅自2011年4月以來逐月下滑。此外,基礎設施投資必須以政府投融資能力為硬約束,在清理地方融資平臺與土地一級市場低迷“雙碰頭”的情況下,基礎設施投資很難高增長。2010年浙江土地出讓收入相當于一般預算收入的1.5倍多。由于房地產調控以及資金鏈等問題影響,2011年以來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前三季度杭州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33.2%,寧波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24.8%。2012年土地出讓金收入預計將進一步下降,加上商品房銷售下降對房地產相關收入的滯后影響,地方政府投融資能力受到嚴峻挑戰,必將對基礎設施投資形成抑制,預計全年基礎設施投資以平穩增長為主。
——實體經濟信心不足,企業投資將有所下滑。2011年以來,微觀主體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意愿明顯下降。監測顯示,未來6個月有投資計劃的企業占比連續三個季度回落,已下降至55.1%,25.1%的企業表示投資實體經濟信心不足。2011年1-11月制造業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僅為20.7%,比“十一五”平均貢獻率下降15.5個百分點。當然,2012年信貸政策或將有所放松,針對微觀主體的定向扶持力度將會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實體經濟投資利好。但外需總體放緩的格局不會改變、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上升的態勢不會改變、土地等要素制約加劇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小企業依然面臨生產經營困難的壓力,實體經濟盈利預期和企業信心難有較大提升,實體經濟投資也將進一步下滑。
2012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匯率與成本壓力依然存在,外貿出口將繼續下行,增速預計在14%左右。
馬歇爾設計方法時考慮孔隙率、飽和度等瀝青混合料體積指標,而GTM法并未將體積指標與最佳油石比掛鉤,但壓實穩定度與體積指標間存在一定聯系。與現行規范中馬歇爾方法相比,GTM采用0.7MPa設計的最佳油石比要低0.5%左右,在不增加瀝青用量的基礎上,瀝青混合料的密度得以提升。此外,GTM法設計的混合料穩定度較馬歇爾方法大很多。因此,采用GTM法設計具有較高的抗車轍變形能力,適用于高溫重載路面。
——全球經濟活力減弱導致出口需求下降。發達經濟體受債務危機、財政緊縮等影響,經濟復蘇自主動力不足,逐步陷入“滯漲”;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雖明顯快于發達經濟體,但普遍面臨通脹壓力較大、宏觀經濟政策趨于緊縮等問題,經濟增長將放緩。經測算,外需增長每下降一個百分點,浙江出口增長率將下降5.8個百分點左右,以此估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將導致浙江2012年出口增速下降3.5個百分點左右。
——人民幣升值和生產成本上升弱化出口競爭力。2011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了3.65%,但近期面臨一定貶值壓力。隨著出口增速的放緩,2012年人民幣升值速度可能會放慢,但升值趨勢不會改變,測算表明匯率升值將拉低全省出口增長1個百分點左右。此外,2011年來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壓力凸顯,2012年由于全球流動性仍然充足,加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滯后效應,企業生產成本問題依然嚴峻,從而對出口產生傳導影響。
——傳統行業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強勁。2011年前11個月浙江出口總額增速同比回落17.3個百分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紡織服裝商品出口金額增速明顯快于出口平均增速,且與上年基本持平。雖然原材料、勞動力、融資等成本快速上漲,但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率不降反升,反映浙江這類商品國際議價能力正在增強,浙江傳統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仍有較大生機。
——浙江出口將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中國出口的領先優勢在逐步弱化,浙“穩”為主。另一方面,消費需求實際增速已處于底部區間。從消費增長趨勢看,2011年前11個月10.9%的消費實際增速已處于2004年來最低水平,在低基數下繼續下滑可能性較小,預計2012年浙江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將回升至18%左右,實際增速回升至14%左右。
從經濟走勢看,收入增長和通脹下降將提升消費信心。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有所提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速自2010年以來持續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在“兩個同步”政策導向下,2012年居民收入有望繼續快速增長,為擴大居民消費特別是振興農村消費奠定了基礎。二是物價走勢有望穩中有落。
從政策環境看,擴大居民消費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一是2011年9月生效的提高個稅起征點政策、以及日益完善的社江同樣經歷了這一過程。2001年浙江出口增速比全國高11.4個百分點、比全球高23.7百分點;2004年以來浙江出口比全國的領先優勢降至5個百分點以內;2011年上半年,浙江出口增速首次被全面反超,比全國低1.7個百分點,比全球出口增速低1.5個點。從縱向比較看,浙江出口已進入歷史相對低點,2011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速僅高于2009年同期,為2005年以來的最低點。當前出口已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很難重現2005年左右30%以上的高增長。
從統計分析看,消費需求進入“平穩回升”區間。一方面,消費需求具有一定穩定性。“十一五”期間除2009年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年度波動都在1個百分點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增長以會保障政策、最低工資標準正常增長政策等,將有助于降低居民負擔,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二是央行關于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的新規定以及銀聯推出無卡支付平臺等政策,將助推電子商務發展,網購等新型消費方式將成為消費新亮點。三是“十二五”內貿規劃即將出臺,一系列規范流通領域、降低或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的政策加快落實,將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
秋糧豐收、糧食蔬菜價格漲幅放緩,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以及流動性過剩問題有所減輕,2012年物價漲幅趨緩態勢基本明朗,但考慮到翹尾因素影響,2012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物價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豬肉等食品價格明年下跌概率較大。2011年浙江CPI漲幅中65%來自于食品價格,20%來自于豬肉價格。一般生豬收購價格漲幅達到15個百分點就拉動CPI上升1個百分點,2011年國慶以后豬肉價格開始走低,可能意味CPI到了高位下拐時點。由于豬肉供給從養殖母豬到養殖仔豬再到養殖生豬一般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本輪周期從2009年5月開始,預計將在2012年5月以后結束。在沒有重大疫病發生情況下,預計2012年生豬供需關系將發生扭轉,豬價將穩中趨降。
2012年CPI翹尾因素明顯低于2011年。經測算,2012年翹尾因素僅為0.4%左右,若新漲價因素不會有太大變化,2012年CPI漲幅將不足3.5%。不過,考慮各類商品價格和人工成本的慣性上漲、自然災害的頻繁性以及歐美量化寬松的政策走向,2012年物價新上漲因素依然不低。
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將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從未來趨勢看,受全球總需求市場低迷、歐債危機仍在發酵,流動性預期明顯變化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仍將維持弱勢震蕩格局,并呈現較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一是原油和基本工業金屬受全球總需求水平的影響更加突出,在總需求沒有明顯復蘇情況下,將保持相對弱勢的格局,特別是基本工業金屬;二是農產品價格下跌幅度可能相對有限,全球整體處于供給不足局面;三是貴金屬特別是黃金在下跌一段時間之后,如果美元從短期強勢回歸基本面之后,可能會明顯反彈。
2012年GDP增速預計將保持在8%以上,不過高于9%的可能性較小,總體處于平穩增長區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有可能稍快,需求結構進一步優化。
——GDP增速將回落至9%以下。農業增長將呈前高后低態勢,全年農產品處于供大于求局面,預計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將回落至2.8%左右。工業和建筑業增速下滑明顯,預計二產增加值增長將在8.0%左右,比2011年回落1.9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可能在消費刺激下有所提高,預計在10.2%左右,比2011年提高0.5個百分點左右。預計2012年服務業占GDP比重可能提高到44%左右。
——消費需求比重將有所上升。經測算,2012年浙江需求結構將發生明顯改變。一是最終消費對GDP貢獻率將在54%左右,預計比2011年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比“十一五”時期提高7.7個百分點;二是資本形成總額對GDP貢獻率將在59%左右,比2011年提高6個百分點,這主要受到存貨的影響;三是凈出口貢獻率將為-13%左右,處于負增長水平,反映浙江2012年需求結構將明顯優化,由投資、出口推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