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熙 王明娟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 青島 266404)
教育部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因此,大力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汽車類專業實踐和探索的共同課題。
我院自2004年開設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以來,始終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和崗位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辦學、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于2008年成為山東省汽車行業培訓基地,2009年成為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基地。筆者現結合我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談一些體會。
借助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對山東汽車行業的調查,發現各汽車相關企業對汽車類專業人才需求以營銷為主,兼顧制造、檢測維修、鑒定評估等,種類繁多、彈性較大,各崗位的人才需求量也不固定。
為適應這種現狀,我院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于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汽車理論、汽車結構、汽車市場營銷及汽車維修的基本知識,具備從事汽車銷售、售后、車輛鑒定、評估、保險、汽車租賃以及相關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將制造、檢測維修、鑒定評估類專業的主要課程以拓展課的形式加入課程體系,通過適當減少基礎課,提高效率,整合課程,讓學生具備“厚專業基礎,寬就業領域”的良好優勢,適應更多崗位的需求。
工學結合倡導的是學生課堂學習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練習和提高職業技能是學生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一方面,校企合作為教學參與者提供了真實的職業情境和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又為高職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條便捷有效的途徑。但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特點,因此,針對企業尋求靈活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成了提高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我院汽車專業實現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理論實踐一體化——“博世培訓基地” 我院針對每門專業課都建立了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室,課程采用邊講解、邊演示、邊操作的方式,使理論實踐高度融為一體。2009年,我院汽車專業成為國家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根據目前教學的實際需要,我院與博世公司合作建立了“博世培訓基地”,根據市場需求購置了博世公司的KT600汽車網絡教學平臺,一臺車對應20個終端,各個終端可以同時對該車進行檢測,且互不影響。此網絡教學平臺使教學資源“翻了20倍”,使學生每人一車,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因人而異半工半讀——“飛宇模式” 飛宇國際汽車城是青島西海岸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內有4S店、汽車銷售公司、二手車交易公司、車輛檢測維修站、車管所等40多家獨立單位。我院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針對該企業的情況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飛宇模式”。我們總結出了“輪崗—擇崗—定崗”的工學結合模式,本著以人為本、因人而異的原則實施半工半讀,實現了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職業發展,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就業的成功率。根據對企業的詳細考察,我們在飛宇汽車城先選擇了15個不同類型的實習點,將試點汽車班50人分成15組,在不同的實習點實習。每月進行一次換崗,一個學期結束,學生可以有4個不同實習點的實習經驗。課程全部采用項目導向的方式在實習點完成,實現了課程和工作的融合。學生白天在實習單位實習,利用實習的空余時間,以組為單位完成課程項目,實習教師輪流檢查指導,晚上集中講解重點和難點。課程考核以周為單位對項目進行周考核,以月為單位對實習內容進行月考核(主要考核實習內容中業務的熟練程度,實習師傅協助考核)。期末考試實行項目考試,每門課程分為理論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以項目的方式在汽車城師傅指導下完成,實踐考試在車城由師傅和教師共同擔任考官現場完成,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為保障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在實習薪酬上,學院與企業共同協商制定了 “共同而有區別”的薪酬體系,制定了學生實習的統一保障薪酬。在此基礎上,各單位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發放考核津貼,這種做法既促進了企業管理學生的積極性,又調動了學生實習的主動性。最后,學生根據四個不同崗位的適應情況,最終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做到了因人而異、各取所長。
訂單培養——“上汽冠名班” 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更好地為社會和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院與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汽)合作成立了“上汽班”,雙方共同商定培養方案,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從第二學年開始,上汽技術人員到學院給學生上課,使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知識可以直接應用到將來的工作中。同時,上汽在我院設立“SGMW獎學金”,每學年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學期結束考試合格者,直接錄用為上汽的正式員工。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否取得成效,校企合作是關鍵。進行校企合作,找準雙方利益共同點,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是合作的前提。這就要求學校既要選擇管理嚴格、經營規范、社會聲譽好的合作企業,又要與合作企業共同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相應措施來保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正常進行。因此,通過多種渠道與企業合作成為了工學結合的有力保障。
通過校企合作年會,與市場動態接軌 為及時把握市場動態,抓住行業需求,我院每年12月份舉辦汽車專業校企合作年會暨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年會針對汽車專業發展方向、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員工培訓等幾個主要議題進行。青島一汽、上汽通用五菱、重汽集團專用汽車公司、青島飛宇國際汽車城、青島理工大學以及青島市各品牌4S店的企業代表和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與學院的教師共同研討,做到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教學計劃,更新教材,保證該專業與市場的動態接軌。同時,我們平時也積極與專業委員會委員溝通,做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動,保證畢業生學到的都是最新、最實用的技術。
通過行業協會,拓寬校企合作的廣度 2008年7月,我院成為了山東省高職高專院校中第一家汽車行業培訓基地。省汽車行業協會將我院確定為汽車行業培訓基地,標志著今后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證的各類汽車行業從業資格培訓都可在我院進行,有力提升了我院汽車專業建設水平和對外培訓能力。之后,我院陸續承辦了全省二手車評估師培訓和汽車營銷師培訓。通過培訓,加強了與行業的聯系,增加了學院在整個行業的影響力,也為學院及時獲得行業最新信息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利用行業優勢,我們邀請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家為學生做報告,讓學生從更高的層面了解行業信息,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更好地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我院還積極參加由省汽車協會組織的各類交流會,加強與省內各汽車企業的聯系,以便為開拓學生新的就業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搭建交流平臺,服務地方經濟 2008年,我院積極聯系地方各汽車企業,共同成立了膠南汽車服務業商會,我院為副會長單位,通過商會,為各汽車企業搭建了有效的溝通平臺。這樣,不僅有利于規范汽車市場,規范行業競爭,也便于我院及時掌握行業動態,了解行業信息,在為企業服務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拓寬道路。同時,我們積極研究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政策,根據山東省汽車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的要重點建設四個千億級整車生產基地(青島是其一)的規劃,針對青島主要生產以一汽解放為代表的高性能重中型貨車和以上汽通用五菱為代表的多用途交叉型乘用車的現實,及時走訪企業,調整教學計劃,以適應市場需求,培養掌握最新知識的畢業生,最大限度地服務地方經濟。
[1]趙云霞,史洪云,魏玉潔.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1).
[2]劉麗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實現職業改革和發展新突破——關于以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形式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2006(4).
[3]戴香智.高職院校踐行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困境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9(1).
[4]何軍.“工學結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0(15).
[5]馮拾松.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的有效載體[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8-10.
[6]陳蕾,李金明,谷榮.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7(35).
[7]袁玫,周海燕,馬楠.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