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興媚在2012年第5期《現代遠程教育研究》中撰文,從辦學使命、教學機構布局等幾個方面對英國利物浦社區學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并提出了對我國社區學院發展的啟示。
英國社區學院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由當地的學習與技能委員會代表政府來負責執行,后轉由當地政府來進行。作者以利物浦社區學院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其辦學模式。1.辦學定位。立足于利物浦市的當地社區,不僅向當地已完成義務教育的16-18歲青少年提供高級普通證書教育和職業資格教育,也向成年人提供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職業繼續教育。其辦學宗旨緊緊圍繞學生、本地經濟和社區三個方面機構。2.管理機構。利物浦社區學院由校董事會負責監管,學院的具體事務由一組高級管理團隊負責運作。3.經費籌措。主要來自大莫西塞德(郡)學習技能委員會,占學校所有收入的82.5%,經費支出主要用于支付教職工的酬金。4.課程設置。主要圍繞學院的辦學定位,為本地社區的青少年、成人及移民提供多種職業類和學術類課程。5.生源構成及支持服務。學院非全日制學生占66.9%,17%的學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殘疾或學習困難。學院為全日制學生一般都會分派一名導師,導師將會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其提供全程的學習支持。
作者提出了對我國社區學院發展的一些啟示:1.建立健全我國社區教育體制。加快建立“政府統籌領導,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配合,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中國社區教育基本管理體制;2.創新社區教育課程開發。設計開發能夠符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學習需求的課程;3.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社區教育學習支持體系;4.探索社區教育的學分轉化與資格認證制度;5.建立對社區教育的教學質量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