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萍 朱益江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6)
基于ESP理論的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沈 萍 朱益江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6)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的制造基地,對我國自動化專業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力發展ESP教學已經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和必然趨勢。目前,將ESP理論與高職電氣自動化相結合的研究幾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研究了ESP理論對高職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導作用,旨在為高職教育的其他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ESP理論;高職;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ESP 是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即“專門用途英語”或“特殊用途英語”,是指與某一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如科技英語、法律英語、財經英語、電氣工程英語、計算機英語等。ESP是英美等國的應用語言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教學理論。ESP是一種探討各種基于學習者需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的方法。ESP的精髓是分析和滿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習者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已成為全球的制造基地。這對我國專業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將越來越高。自動化專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迅速、技術更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我國在該領域多年來一直注重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擁有量非常巨大。因此,自動化英語的應用就越來越普遍,該領域對具有專業英語能力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近年來關于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推行ESP理論必要性的文獻非常多。但將ESP深入與某個專業相結合,特別是與工科結合進行實踐的卻幾乎近于空白。筆者擬就基于ESP理論的高職電氣自動化英語教學進行探討。
課程目標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中明確提出了“應結合專業學習,開設專業英語課程”的要求。提出要讓學生 “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但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具體安排如開設時間、課時等均未提及。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學校專業英語的學時大約在24~40學時左右,這是偏少的。教師的教學目的就只能局限于培養學生閱讀并理解和翻譯有關專業資料的能力,忽視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教材內容 現有的自動化英語教材很多,一般根據電氣自動化的課程選編一些相應方向的原版文獻資料。比如,內容分為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傳感器技術、電氣自動控制技術。但這些內容大都是講原理的多,講工程應用的少,且普遍存在聽說部分缺乏的問題。
師資力量薄弱 基礎英語教師擁有豐富的基礎語言知識和語言教學經驗,然而最缺乏自動化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講授重點也只能是分析詞匯和語法,而不是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目前普遍狀況是專業教師兼職ESP英語教師。這些教師的教學重心還是在專業課上。這些教師雖然專業知識較系統,但在英語基礎方面比較薄弱,對英語教學方法不了解,語言技能局限于閱讀和翻譯,因此,講授內容往往只是專業術語和專業內容,講授方式也只能依靠大量的漢語,以閱讀+翻譯的方式進行。而這樣薄弱的師資力量往往是許多院校的普遍情況。
教學模式單一 現有的自動化專業英語教學中大多教師將詞匯講一講,然后對難句進行解釋,最后讓學生將教材英譯漢,也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來說極易感覺枯燥無味,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教材選編和開發 現在選取到一種適合多個院校使用的既專業又實用的教材是很難的。筆者認為編寫校本教材是比較合適的。教材編寫可根據自動化專業目標工作崗位群的特征,提煉出若干個知識和能力點進行篩選和歸納,精選出適量和實用的知識和能力點,按照語言教學客觀規律進行語言精加工,形成多個題材。從自動化專業的工作崗位所需能力分析,“讀~說”綜合能力(閱讀英語資料后向別人轉述其內容)的訓練組合要比其他能力重要得多。因此,教材編寫的體例要體現這一特點。新編教材宜采用“交互式”學習模式,要考慮協作式、個別化、團隊性等教學形式或多種教學形式的組合。
師資培養 合格的ESP教師是整個教學改革中的關鍵點,也是難點。Dudley-Evans和St.John把ESP教師擔當的角色解釋為:教師、課程設計者與教材提供者、合作者、調查者和評估者。理想的ESP教師必須首先是語言教師,應該具備外語教師的語言教學素質;其次是專業教師,應該具備專業課教師的專業知識素質,兩者相結合才會造就出ESP教師。但在現實中,這種要求過于苛刻。公共英語教師原先多是英語文學專業出身,再轉行學習工科的自動化,相對說來很困難。而專業教師轉成ESP教師相對而言要容易。專業課教師可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提高。第一是合作。專業課教師找到對本專業感興趣的外語教師,專業教師同外語教師討論關于ESP課程的教學方式及語言的使用方式。如果合作良好的話,就可以進行合作教學。第二是培訓。選擇英語基礎好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進一步強化這些教師的聽說能力,聘請外教糾正其發音,聘請基礎英語教師講授英語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根據國內外的教學實踐,ESP的基本教學原則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真實性原則、需求分析原則、以學習者為中心原則”。所以,比較好的教學法應當是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模擬教學法等。以任務型教學法為例,教師可以找幾個典型的控制線路在使用時出現了一些故障需要維修為任務。在教學時,可以運用以下步驟實施:(1)清晰介紹任務目標。(2)把班級分為不超過6人1組的小組圍坐,方便交流。(3)分配給每個組員不同的任務,如發現者——扮演現場的技術員,用口語描述故障現象;記錄者——記錄現場技術員所述的故障現象;解答者——解答發現者的故障;觀察者——觀察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情況;報告者——匯報小組的決定或調查結果。
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職院校培養模式的轉型,ESP應時代和市場的要求而生,將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作為技術前沿的自動化專業,其教學更要不斷在先進的教學理念下完善,使其不僅能提高學生獲取最新專業信息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DudleyEvans,StJohn.Development 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2]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英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討論稿)[OL].http”//www.bvclss.cn/news/redbv/red_jxjg/red_jc b/2010-12/103150.shtml?NODE_ID=redbv.
[3]徐晶.高校非語言專業ESP教師發展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0(6)”71-73.
[4]姚嘉五.論基于職業工作任務的高職英語教材開發[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49-53.
[5]王友良.基于ESP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12)”185-187.
G712
A
1672-5727(2012)08-0117-02
沈萍(1973—),女,江蘇連云港人,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師,主要從事語言實驗與實踐教學研究。
朱益江(1968—),男,江蘇阜寧人,碩士,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自動化教學與科研。
*臺州市2012年度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以崗位能力為導向的課程內容改革研究——以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為例》(課題編號”GG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