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葉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寶雞 721013)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特點與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
支 葉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寶雞 721013)
通過分析《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探討了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方法,并根據教學體會提出了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的八項要求。
電工電子;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中高等職業學校工學類專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基礎的好壞、學習興趣的高低、對電工電子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實驗實踐技能的高低等,都將直接影響著其他后續課程的學習。因此,職校教師應在學生基礎差、學習興趣動力不大的環境下,在職業教育大力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論聯系實際,實驗實踐課比重大等特點,從提高學生興趣入手,將培養學生實驗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學生專業課的學習打通關節,架好橋梁,順利完成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筆者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進行了改革,旨在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達到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的雙重效果。
《電工電子技術》課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與實驗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概念抽象、公式較多,又與專業課和電工類實際工作結合緊密。雖然學生在中學物理課程中接觸過電學方面的知識,但由于職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強。而電專業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離不開對電學基本概念的正確掌握,對定義的準確理解,對各種計算公式的準確運用和各種器件參數、安裝使用規則的了解,以及安全用電規則的遵守和執行等。否則,不可能完成電器(氣)安裝或維修工作,甚至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簡單的熔斷器(保險)的更換,若不按要求更換,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用理實結合的課程模式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電工電子技術的感性認識,加強實踐實驗教學,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職業技能培養放在首位,方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充分利用實驗實踐條件,實施理實結合的教學課程模式 筆者從事過電工和電器修理工作若干年,有著比較豐富的電器(氣)安裝、維修的實踐經驗,符合現階段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且《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根據理實結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和思路,對2010級機電專業該課程的教學進行了大膽改革——嘗試將教室搬到實驗室去,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講授電子元器件時,在實驗室里可對照實物進行講解,讓學生邊聽,邊識別色環、型號、規格、參數等,并可以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比較,這樣學生就有興趣了,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學習電路時,直接在實驗室讓學生自己連接串并聯電路 (不指定電阻數量及阻值大小),學會用萬用表等儀器儀表測量電路的電壓、電流、電阻值,并總結串并聯電路特點。又如,電機控制中電動機按鈕互鎖控制正反轉電路,工作原理分析難度較大,但在實訓室中,讓學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參與操作訓練,學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這樣做可以把技能教學自然地滲透到理論教學中,使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最大限度地融合起來,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分階段實施教學目標 在理實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可以把理論教學分解到實驗實訓教學中,并把整個教學目標分階段實施 (也可與《電子電工技能培訓》課程結合進行):第一階段,以最常用的電工工具、儀器儀表及元器件的一般識別使用和熟識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儀器儀表,會對元器件極性、管腳進行判別性的測量,會對元器件性能的好壞進行測試判別。第二階段,要求學生安裝及檢測實際電路,由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入手,學習自動調光電路、機床控制電路、放大電路的安裝調試,使學生掌握電路安裝的規范操作要領及借助儀器儀表檢測的方法步驟。第三階段,設置簡單故障教學,鍛煉學生電器(氣)檢測維修的實踐能力,以此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第四階段,采用模擬考核形式,訓練學生的實戰能力。通過以上四個階段的學習,學生既明確了各階段的目標,又分解了教學難度,既能使學生樹立自信,又能使教師有的放矢,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果教師不能在訓練環節上嚴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學生就會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的念頭。
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大量的感性知識是由觀察后分析推理而獲得的,因此,教學中應注意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貫穿其中。例如,在電容器充放電實驗中,要求學生用指針式萬用表先練習對電容器質量進行判斷。讓學生具體觀察電容器短路、斷路、質量不佳(漏電)以及容量是否減少等方面的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從各種示數中觀察相對的變化與區別,即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后再用經自己判斷容量合格的電容器做充放電實驗,由此開拓學生的思維。
通過一個教學環節的實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迎合了學生好動和好奇的特點,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根據筆者在教學中的體會,這種教學方式的實施必須要求:(1)課程教學要由具有“雙師”資質的教師擔任,或由理論課教師與經驗豐富的實驗教師共同擔任;(2)學生分組時,注意動手能力強弱和男女生的搭配;(3)將教學任務按理論+實踐的模式分解到每堂課上,先理論,后實踐,并讓學生了解該堂課的目標和任務;(4)由于職校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教師要耐心引導,運用教師手把手、學生熟手帶生手的方法,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并及時發現鼓勵學生的進步和提高;(5)對學生實驗時出現的錯誤要及時加以糾正,有共性的問題可作為例子進行現場分析,應包括產生原因、產生后果及解決方法等,同時提倡學生間的互幫互學;(6)將理論考核改為以實踐技能考核為主的課程考核方式,并可在適當時間采用實驗實踐競賽等方式激勵學生修煉技術,提高本領;(7)要做好課堂考勤、考核,對每個學生每堂課的出勤、紀律、聽課及實踐(實驗)完成情況等做好考核記錄,以便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8)對學生作業、實驗報告要認真批閱,并做好總結。
工學結合、理實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并非高深的教學理論模式,其實施也有規律可循。只要我們從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出發,從思想上解放自己,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修正從教觀念,樹立以師帶徒的角色定位,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本領,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并堅持學習、實踐、探索、改進和提高,一定會總結出適合自己學校、專業、課程的工學結合、理實結合的教學模式。
[1]朱曉慧.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工電子技術的課程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8(8).
[2]孫成林.《電工基礎》課教學的做中教與做中學[J].職業教育研究,2010(10).
[3]王穎.在電子實訓中如何提高學生操作技能[J].職業教育研究,2011(S1).
[4]支葉.現階段中職學校物理課教學的幾點做法[J].中國科技縱橫,2010(7下).
G712
A
1672-5727(2012)07-0104-02
支葉(1963—),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 《電工電子技術》、《機床電氣控制》及《電力電子技術》等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