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吟
護理干預對兒科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潘秋吟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兒科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0例住院的兒科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疾病恢復及患者滿意度方面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疾病恢復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實施人性化護理可促進患兒疾病恢復及患者滿意度,值得借鑒。
人性化護理;兒科護理質量;顧客滿意度
當前,臨床護理經歷著從“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的變革。從面向未來考慮,開展“以整體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將成為當代兒科護理的發展趨勢[1]。本文旨在探討實施人性化護理對兒科護理質量和顧客滿意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患兒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6個月~9歲,平均7.27歲,肺炎26例,腹瀉24例,消化不良22例,哮喘13例,黃疸15例;觀察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8個月~10歲,平均年齡8.53歲,肺炎24例,腹瀉22例,消化不良20例,哮喘14例,黃疸2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種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①制定富有兒科特色的護理理念,以家長樣的心待患兒,以親人樣的情待家長,在執行各種治療中突出一個“情”字,以真情來打動患者。②全科醫護人員掛牌上崗,衣帽整潔,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內樹立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推行文明語言,禁說服務忌語,在本科杜絕說我不知道,我還忙著,等一會兒再說等等語言。③護士在接待新患兒時,文明行醫,禮貌待患,患兒入院時,護士要立即送上一個問候,如“您請坐,請問您的孩子是那里不舒服,我先給您查上體溫好嗎?我馬上去叫醫生來”。并親自和醫生一起把患兒送到床邊,然后再向病兒,主動介紹自己和主治醫生,這樣既可以穩定家長的情緒,又使人感到溫暖、親切。④在與患兒及家長的溝通上,要有藝術性,詢問病情不能光問家長,還得注意孩子的感受。如:我現在要給您的小孩輸液,您準備好了嗎?要給您的小孩大、小便嗎?您今天想要讓我給您的孩子打那里?打這里是不是會讓您的孩子更舒服一些?完后要說謝謝合作,并告之家長您的孩子在輸液過程中有什么不舒服,請按鈴叫我,我在巡視病房等。并且教會家長如何按鈴。把這種操作前解釋,操作后道謝,操作中觀察,也向三查七對那樣固定下來,有效緩解家長緊張情緒,提高操作成功率。⑤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教育,面對來自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文化層次,修養參差不齊的家長,我們應按整體護理程序的步驟,適時的授需反復說明,同時現場示范或糾正,如高熱時如何護理,怎樣喂奶、喂藥,怎么樣翻身、拍背、排痰,怎么樣進行皮膚護理等等。要把和患兒及家長的這種溝通,交流貫穿于患兒就醫的始終,直到患兒痊愈,健康離院。⑥治療護理程序要人性化,如將有痛苦的護理操作盡量集中,快速運行,以減少不良刺激對患兒的影響,在大病房為圈套患兒兒各種操作時,要注意必要的遮擋,以食品店患兒的隱私權,當患兒睡眠時,盡量避免不良刺激,早晨、下午常規查體溫時間要根據不同季節動態調整等等。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評價方法①平均住院日;②患兒精神狀態;③患兒家長滿意度則采用醫院統一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在患兒出院時由專人進行問卷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效果情況比較

±s)表1 兩組臨床效果情況比較(組別 例數 平均住院日(d) 患兒精神狀態(%) 患兒滿意度率(%)觀察組 100 7.2±2.5 97(97.0) 98(98.0)對照組 100 12.3±3.1 86(86.0) 89(89.0)注:兩組比較,χ2=5.28,P <0.05
在護理學專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兒科護理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專科理念及專業理論和技能亦在不斷地更新和提高[2]。相比于成人護理而言,兒科臨床護理無論從服務模式、工作理念、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上均有很大的特殊性[3]。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性化護理以其新穎的內涵深入兒科護士的心,融入了護理工作中。針對兒科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包括與患兒和家屬的溝通),人性化服務顯得尤為重要。為努力追求一流工作、一流業績,兒科護理人員時刻牢記“我能為患兒做什么?”,如果我是患兒家長又該做什么?從而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潛心鉆研小兒不同部位、不同性質的靜脈穿刺技巧、固定技巧,改進了小兒灌腸方法、洗胃方法,廣泛開展了小兒靜脈留置針的應用、總結出了小兒用藥安全的管理方法、高危新生兒的應急搶救及護理方法、建立了嬰幼兒溫室游泳及撫觸治療室、革新了兒科多項護理常規,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護理安全,確保了各項護理工作有序進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疾病恢復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實施人性化護理可促進患兒疾病恢復及患者滿意度,值得借鑒。
[1]徐朝艷,鄭志惠,張振路,等.個體特征對護士職業緊張與疲勞狀況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10,41(6):530-532.
[2]陳衛春.對當前護理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議.中華護理雜志,2009,41(5):450-451.
[3]董軍,張宏雁.醫院質量管理發展現狀與趨勢.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9(5):425-427.
550002 貴州省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