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財務處 譚 富林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的資金籌備及使用分配都是財務管理的一部分,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銷售全過程。財務管理目標,是實現企業有效管理的基本計劃和企業效益完成的基本指導思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的資金運動一般都是循環的流動,企業財務管理有一定的難度,但同時企業資金的流動又刺激了經營活動。在企業中,財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涉及的面比較廣,具有高度的靈敏度,利用成本核算控制進行全方位的財務管理,科學的管理企業的資金成本和人才成本,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益。
現代經濟社會,成本控制是企業財務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科學的成本管理不僅能夠有效的節約成本,更加提高了企業資金的利用率,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會計管理中,財務管理目標是首要問題。
財務管理是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下的結果,產生初期,財務管理僅僅是企業的一個很小的附屬部分,缺乏獨立的管理職能及執行理念。在工業革命完成之后,隨著股份制企業的發展,為了籌集資金發行股票,提高企業分配效益,產生了比較專業的財務管理。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目標不是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是平均主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財務管理有了比較規范的模式,企業的會計目標成本管理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競爭勝利的一個關鍵環節。而財務目標成本管理則是在一定條件下所達到的企業財務預定結果,為企業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
近年來,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已經普遍受到了企業的重視,成本管理的效果較之以往有了比較突出的進步,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財務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就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企業來說,企業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沒有將成本管理落到實處,大多停留在行政管理上。特別是對那些比較明顯的成本費用,如辦公經費、差旅費和業務招待費用等,而對隱形的成本費用考慮則比較少,沒有科學的進行成本預算和管理。而且在成本管理過程總還存在很大的主觀性。
在我國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的財務目標成本管理大多采用任務式和控制式的,領導員工都是為了完成目標成本,而不是為了更好地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管理效益。而發達國家在成本管理過程中,除了控制成本費用支出外,更加注重對于員工的培養,通過提高勞動率的形式節約成本,提高效益。
企業在設備管理上的成本控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希望利用會計政策不計提的方式來降低正本,但在實際的運營制度中是不被允許的,而在引進新設備的過程中,缺乏將其看成是為了資源的意識。盲目地進行企業成本節約,導致企業的管理設備比較老化。其次,在維修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設備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整體更新不斷浪費企業資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業持續生命力的發展。
在當前的企業考核上,一般都將成本管理目標與企業的預算目標相分離,進行對比的并不是既定的經營目標,而是通過與上年的平均水平進行對比,尋找差距。
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與財務管理制度都在不斷的完善,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完善市場經濟,本文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傳統的企業會計管理思想在成本控制中,一般都是增加產品產量而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來實現企業的總體成本降低。實際上,這是財務成本管理的初級形態,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主體增加,財務形式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不能僅僅靠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成本控制。當前市場經濟中,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關注度逐漸從數量上轉移到質量上,對于產品的功能、外形、品牌及服務等有了更多的要求,加上產品的附加功能及服務比較豐富,初級形態的財務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當前成本管理的需求。而創新成本管理思路,需要結合當前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關注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財務成本預算和管理,形成具有現代市場特色的成本效能管理模式,注重成本支出獲得的價值形態,利用成本支出的使用效果進行企業成本預算的管理和決策。
傳統的會計成本管理較多的將眼光放在成本總額及產品的數量上,根據經營來制定成本管理計劃,然后進行生產過程的成本監督控制。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能僅僅的依賴于控制手段進行成本管理,企業需要根據市場的導向作用,將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點擋在市場的設計和產品售后中,促進成本效能的作用發揮,加強對新產品新項目開發、銷售的成本預測和估算,通過對成本增減和收益之間的聯系進行成本管理的最佳方案制定。
會計目標的成本管理并不僅僅是指會計部門和生產部門的規劃管理,要提高成本管理效益,先要了解現代成本動因,成本的控制管理是在企業戰略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包括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消耗,例如人力消耗、生產材料及設備等。其次要在充分了解市場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市場開拓和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工作協調和銜接。另外,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要利用市場信息的作用提高成本控制效益,同時利用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機遇,優化成本控制手段,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偟膩碚f,要創新企業成本管理模式,不能單純依賴于企業生產投入的節省,要從管理上進行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在結合企業發展實際的基礎上,切實落實企業會計制度和管理辦法。
在現代企業價值鏈中,時間是關鍵性因素,企業通過強化技術個性,增加生產和發展速度,縮短企業生產時間和產品的生命周期,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在企業的財務目標成本管理中,要進行規范的時間控制和管理,從而實現激烈市場中的企業發展。加強對時間成本的控制,能夠促進企業盡快占領市場,做出企業發展決策,較快地進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企業進行時間成本預算和控制要在滿足顧客對產品服務的基礎上,消費者在進行產品購買時,更多的會關注其性能和質量,還會關注產品所具有的附加功能及服務,也就是銷售后期的價值。因而成本管理控制不僅僅是銷售環節的成本控制,對于售后階段也要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規范的管理,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為指導,促進企業成本管理的規范化,強化其對時間的管理控制,增加隱形競爭力。
傳統的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單純的以來節省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實現,保障在工作過程中不存在浪費資金和資源的現象,防止事故發生,并通過招標的方式購買原材料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效果。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成本管理不能僅僅依靠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而應該在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基礎上,盡量減少企業資源浪費,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成本。形成零缺陷的成本管理方式避免維修成本及企業因為質量不過關而形成的成本費用。
有效的控制成本一方面要盡量減少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成本投入,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探索避免成本的思路,從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更多的注重事前的預防,避免造成維修成本。因此,成本控制要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從產品的開發到設計銷售,全方位地進行規劃和管理,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創造更多的企業價值。
從成本動機和管理的角度出發,企業的成本不能僅僅局限于產品的制作過程,而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發生形成的費用管理,因此科學的規范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要注重制造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控制。在前期階段,主要要對企業的制造成本進行控制,中期階段要規范企業產品的開發設計成本,而后期則要對其使用成本和維修成本進行預算,通過全過程的規范控制,實現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的優化升級。
綜上所述,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是一個多方位的管理過程,通過強化成本核算和規范成本計劃,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加強,建立必要的財務考核體系,盡量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需要將企業的成本管理貫穿在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通過合理籌劃資金,優化資金管理結構,科學規范企業資金運轉,實現企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1]周培華,李建國,李西丹,陳惠敏,付林興.重構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探討[J].大眾理財顧問,1999(09).
[2]李家華.工程項目中基于戰略的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分析[J].會計之友,2007(11).
[3]王敏.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1(44).
[4]宋琦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對策[J].魅力中國,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