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學院 羅 靈江
南昌工學院 陳 宇
語言的多元化孕育著翻譯,對英語的要求也不斷對英語翻譯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游經濟的新興和發展是時代的特征,中國的旅游行業是經濟發展中年輕的生力軍。所以對旅游經濟中的英語翻譯功能的多元價值的分析,對功能的使用價值的探討將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英語翻譯在旅游經濟中的作用和廣泛的應用,更有利于我們學好英語、注重翻譯的應用,能夠在知識上引起重視是我們的主要的目的,加深對知識的學習深度和廣度是我們不斷完善自我的素質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是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必需元素。
我們都熟知,一個經濟發展的旅游行業中,導游的分量是很重的,而對導游的要求,必須是中專以上學歷的學生,持有導游職業資格證書和一門應用性的外語,還要有與人打交道的人際交往能力、處理事情的果斷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等;對英語翻譯的要求就更不用多說,都需要通過一定的資格審核考試,這樣還要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訓才能夠上崗帶團。很多時候,如果翻譯的水平有問題或者說是翻譯的心理素質在特定的場合無法克服緊張的心理狀態,就很容易成為笑柄。例如有一期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節目,做客嘉賓是韓國美男丁一宇,第一次到訪中國,他帶的是一個女翻譯,當主持人問丁一宇喜歡誰的歌的時候,他說他很喜歡張國榮的歌,但是很不幸的是張國榮去世了,所以他覺得很遺憾,但是翻譯由于水平不夠,再加上緊張的情緒影響,就把“不幸”翻譯成了“榮幸”,截然相反的兩個詞匯差點造成對藝術前輩的不尊重。雖然這是翻譯的韓語,但是很多時候英語的翻譯分量更大,要求更多,英語翻譯不光是為國家領導人專門設置的專業性,在旅游經濟中,對于文化的對外傳播,對于企業的限制性原則,都需要英語翻譯來強調,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性元素之一。文化是無界限的,既然英語翻譯先搶占了市場,那么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就應當借助商務英語的力量,去在商務市場的經濟領域學有所長,占有一定的空間份額。用理論性的分析見解,單從功利方面考慮,商務英語的使用避免了在商務談判和商務領域中由多種語言產生的混亂所造成經濟、政治和社會功能的紊亂,能夠使語言統一化,避免很多翻譯領域的誤差,也就避免了經濟上的損失。比如我們在旅游經濟領域的商務談判過程中,就一些份額問題和金額準備問題,比如談判中應用到“Given your situation, the options with the greatest chances for success would be surrogacy.”表示成功的合作可以通過雙方的考慮達到共同的效果,對商務英語知識水平的要求就稍微高一些,因為它的作用是關乎利益的得失,同時商務英語可以解決不同國籍和種族的語言沖突障礙,解決多元文化與意識交流的障礙。加強商務英語的統一性應用在旅游經濟中的使用,使得一種國際統一的語言更符合經濟原則,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理解,雖然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政治、經濟、法律體系,統一于一種商務英語的交流并非易事,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全球化需要世界在一個彼此接受的體系內交流,這種區域的個性化加上語言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多數國際行為主體成為國際環境中的不知情者。所以英語翻譯事業的教育和培養高質量的英語翻譯人才就擁有廣闊的天地,在英語研究溝通領域,需要更多充滿激情和夢想的人去為國家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旅游經濟事業的發展是給游客以美的享受和追求心靈放松的一種文化產業,英語翻譯的審美功能性,就顯得很重要,能夠給游客帶去不一樣的切身體會,比如在旅游的過程中,我們的導游將一座山的來源用唯美的愛情故事去詮釋,在英語翻譯給外國游客的時候是需要直譯還是附加一些審美的修辭手法比較好?比如我們在講述長城的故事的時候,是我們的遠古的祖先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去建造的寶貴的財富,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主要傳遞的是一種精神,就不能夠直譯成我們的古人用手去搬石頭,去堆砌,而沒有那種文化傳播的精神意義。另外在我們的梁祝愛情故事的風景區、書院等旅游景點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敘述整個的故事,或者是用英語翻譯簡單的概述故事情節,還要去用唯美的語言歌頌愛情的真、善、美,和對愛情的守候和忠貞不屈。所以,這些英語翻譯的技巧的使用都能夠讓游客體會到古道夕陽下、書聲朗朗、懵懂的情懷和為愛不屈不撓的“化蝶精神”,這些用英語翻譯傳遞給我們的游客,他們對中國古老的文化的不了解,對傳統的故事和建筑的來源不了解,他們需要的就是通過翻譯的審美功能去體會故事的每一個細節。這樣的翻譯功能是所有在旅游經濟產業中需要不斷提升和深入研究的,也是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建筑,把我們的本國文化文明逐漸向外傳遞擴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元素。
在英語翻譯“I hear you.”無法用直譯去解釋“我聽你”,而是應該充滿著文學翻譯的底蘊,意為“我了解,我懂了”文學翻譯可謂是典型的有家可歸的范疇,在翻譯的過程中,如何才能保留語言本身的特色就是我們追求的根本,在普通的英語教學中,追求的是文學翻譯要注重原文的語言細節,在語言細節的基礎上反映原文的語言特色,這是文學翻譯的理想境界,然而語言文化的實質性差異決定“忠實”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很多的英語翻譯人員認為問題風格可以再現,但這實踐起來往往不可行,深意無法再現,只能通過審美功能加以描述和引導,因為英語在世界的擴散,已經發展成為多種變體,譯者通過直接的表述是難以展現其風格的。在英語翻譯中,譯者有多少自由,在句法結構上有多少自由,如何設法擺脫原文句法結構的束縛,都是英語翻譯審美功能需要不斷鉆研的尺度性標準。翻譯中譯者對譯出語難以達到入木三分的理解的話,就難以傳遞給對方美的特色,所以翻譯出的內容就沒有特色,或者和實事的出入容易引起理解的誤差。在審美功能發揮的基礎上可以盡量向譯入語靠攏,才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保留語言的本意和豐富的內涵。
英語翻譯的多元功能不僅需要滿足現代的經濟產業、旅游行業的發展要求,更重要的是落實科學發展、長遠發展的要求,不斷適應變化著的社會需要,從現代符號學的觀點來說,翻譯的實質就是以兩種不同的語言符號來表達同一的思想、意思,它實質上是一種文化精髓的產品,這種產品隨著我們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同而變化,在跨文化交際與理解的過程中,英語翻譯是適應社會化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用英語語言和文字的獨特文化方式描繪世界的視角,表達豐富的情感的同時經常可以誘發人們的靈感、激發人類的新思維,從而促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
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在改革開放的整個大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應當避免在英語翻譯過程中的語意不確定性,模糊概念性,語言干澀缺少營養性,這樣的文化價值觀念才更能夠為眾人所接受,能夠趕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1]索緒爾著,張紹杰譯.普通語言學教程:1910~1911索緒爾第三度講授[M].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高一虹.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