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周新韶 吳硯峰
淺析我國糧食物流的問題及對策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周新韶 吳硯峰
提高糧食物流的效率的關鍵是要科學、合理、系統地組織糧食物流,從而降低糧食物流成本。本文通過對目前國內糧食物流的現狀的介紹,剖析糧食物流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糧食物流問題的對策,進一步提高我國糧食物流服務水平,構建符合我國糧食物流體系起到促進作用。
糧食物流 物流成本 四散化 北糧南運
所謂糧食物流是指從糧食種植到成熟收獲后,經過收購、倉儲、流通加工、包裝、運輸、配送、銷售、售后服務和相關信息處理的一系列增值的物流過程和環節。
糧食物流主要是解決北方有運不出,南方無糧進入的狀況。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不足,嚴重制約北糧南運。從東北主要產糧區域到華南區的主消費區,交通不便、路途遙遠、中間環節多,因此,造成糧食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據統計,若以廣東2500萬噸的缺糧為例,從主產區到廣東消費區每列火車可裝載2400噸糧食計算,則需要1年365天,每天發30多列火車才可以把廣東的缺糧問題解決掉。但是,從目前鐵路的基礎設施和物流的效率等方面來看,是不可以完成的。因為受到鐵路運輸能力整體不足、鐵路單雙線、中轉等運輸瓶頸限制等等因素,北糧南運以鐵路的承載運力是基本固定的,運量不會提升,而水運價格普遍較高以及港口中轉設施不足導致糧食海上運輸比例偏低。因此,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尤其鐵路運力所限,嚴重制約了北糧南運。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糧食物流觀念上還是很落后,其主要表現是:注重糧食生產輕視糧食物流、注重糧食產區輕視糧食銷售、重視糧食產量輕糧食布局、重國企輕民營,諸如種種落后的觀念,從而使糧食物流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與配置,跟不上現代物流發展的節奏。再加上糧食屬大宗商品,是滿足社會基本需求的產品,科學的、合理的、前瞻性的糧食物流理論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另外,對于我國糧食市場在全球國際市場上的糧食調節定位亦不利于糧食物流融合于社會大物流系統,影響糧食物流快速走向世界,缺乏政策的支持。
糧食物流是連接生產與消費,是糧農供應鏈的關鍵,維系著糧食市場的基本平衡。從事糧食物流的企業,基本上是從過去的糧食運輸企業或有關糧食部門改組而成。普遍存在著工作人員專業業務能力欠缺、技術裝備不齊全、資金投入力度不足、信息化水平較低、經營管理理念落后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就是糧食物流企業的專業程度低下,專業能急需提高。而當前的糧食物流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只有中糧集團,其他糧食物流企業皆中小型的物流企業,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專業化程度低。
我國玉米、小麥、稻谷、大豆等主要糧食產品,主要的糧食流出區和需求的流入區分布嚴重錯位。如東北地區糧庫比較集中,因為規劃落后,沒能形成現代物流的完整體系,跨區糧食物流不暢,導致在糧食價格各物流成本占1/3或更多。總體表現就是糧庫建設缺乏前瞻性的總體規劃,庫房分布呈東北多,華南少等嚴重不平衡的現狀;另一方面,也因為規劃原因導致全國主要糧食物流節點城市與主要港口的散裝糧食的接駁、裝卸、倉儲、配送、中轉等能力明顯不足,不同功能的糧庫比例不協調。造成了糧食倉容閑置與糧食倉容不足并存局面,資源不能合理配置;更加劇了倉庫、運輸工具、中轉設置之間不能高效、合理地銜接,導致糧食物流流通不暢,亦不能適應國家對散裝、散儲、散運、散卸的需要,導致“四散化”難以實現。
目前,我國的糧食物流企業在同一市場上與國外同行進行競爭,但物流成本高于國外同行10%。據調查,我國糧食從主產區到銷售區的物流費用,占整個糧食銷售價格的30%~35%,而美國糧食物流成本大約只相當于我國糧食物流成本的40%,由此可見,我國糧食物流成本遠遠高于國外。此外,我國糧食運輸方式也比較落后,散裝糧食裝車成本比包裝糧裝車成本每噸少18.2元,再加上現代意義的工具設備缺乏,物流環節上的運輸、裝卸方式的落后,使我國年均損失800萬噸糧食。但問題是,我國散裝糧食除了主產區的東北地區基本上形成區域性散糧運輸外,其他地方的原糧仍然以包裝運輸為主,而包裝運輸成本高、損耗大、效率低、速度慢,但卻占全國糧食流通量的85%左右,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糧食物流資源利用率普遍比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難以實現糧食物流環節暢通無阻。解決的辦法是對鐵路與港口等糧食物流基礎建設加大力度,特別是對主糧區鐵路終端的建設和維護。例如,可以在東北糧食主產區的在大連港、主要消費區的寧波北侖港、主要消費區的廣州黃埔港建設三個全國性的糧食物流中心,配備相應的糧食儲運中心、專用碼頭,提高糧食物流的管理水平。
我國2007年8月出臺了《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規劃期間是2006年~2015年,明確表示從今以后的10年是我國糧食物流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發展構建糧食物流體系的關鍵時期。同時,2009年3月10日,國務院在《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中要求各地各部門加快專業化的糧食物流企業重組,提高糧食物流企業的競爭能力,加大對跨省糧食物流通道和糧食物流的重要節點的建設。政府也需要加大對糧食物流的投資力度,加快北糧南運工程的建設,推進農村物流工程。這兩個規劃說明我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糧食物流的政策和對糧食物流的支持,但仍需要陸續出臺詳細的、針對性強的糧食物流的優惠政策細則,切實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政府應該從更高層面建立全國糧食物流的領導機構,方便協調各省之間糧食供需平衡,同時解決糧食物流過程中各部門間的配合協調問題,協調溝通鐵道部運輸大宗長距離的運力問題,使糧食主產區與消費區達到基本的供需平衡。同時,有必要調整和重新規劃糧食儲備布局,從而解決糧食庫容在主產區與主銷區間分布不均勻等問題,撤并閑置糧庫,提高中轉庫容量,提高糧庫利用率。對于農村鄉鎮中利用率較高的倉庫則要加強管理,保證與一級倉庫的糧食物流及時協調,以應對更高的糧食物流市場需求。例如,《廣西物流調整與振興規劃》就根據糧食物流的實際情況,提出以我國華南沿海糧食流入通道建設為契機,打通廣西糧食物流通道,重點建設與完善以北部灣防城港為龍頭,北海、貴港、桂林、柳州、南寧為主要節點城市的糧食倉儲、加工、運輸、配送設施體系。
隨著現代糧食物流改革的深入,加上社會分工的細化,實際上糧食物流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大,糧食物流業的發展還不完善, 缺少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最明顯表現在與國際糧食物流對接環節上,改變這種現狀,這就需要建立高水平的物流專業人才隊伍,尤其是糧食行業的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需要加大,打造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同時,號召專家參與國內糧食物流體系的規劃與管理,并與國外專家合作、交流中提高我國糧食物流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才能降低糧食物流的成本。同時,需要從綜合成本上進行衡量,盡可能的把糧食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可以大大節省糧食物流成本。
大型糧食物流企業應借助《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物流產業規劃和各地“十二五”規劃的經濟重點,有選擇地支持幾家或重組幾家大型的糧食物流企業,使一批糧食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我國大型糧食物流企業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糧食物流經驗,學習西方發達國家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糧食物流體系,加快了國內糧食物流的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糧食物流企業,使之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從而提升我國糧食物流的服務水平。
[1]丁一.東北糧食物流走向何方[J].中國糧食經濟,2003(1).
[2]廣西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Z].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2009-12-25.
F252
A
1005-5800(2012)06(b)-144-02
周新韶(1974-),男,廣西南寧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講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吳硯峰(1976-),男,湖北隨州人,碩士研究生,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講師、經濟師、高級物流師,主要從事物流管理和企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