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國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婦產科,湖北宜昌 443001
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分娩并發癥,發生率約占分娩總數的2%~3%[l],而擇期剖宮產子宮收縮乏力,術后出血較多,術后出血率高達70%~80%[2],若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可危及產婦生命。目前多采用催產素預防產后出血,但療效欠佳。本研究將米索前列醇聯合催產素應用于擇期剖宮產的產婦預防產后出血,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婦產科擇期行剖宮產術的患者214例。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肝、腎及血液系統疾患者;(2)有巨大兒、多胎妊娠、過期妊娠、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3)有前列腺素及催產素過敏史。年齡21~35歲,平均(27.8±5.1)歲;初產婦135例,經產婦79例;孕周37~41周,平均(39.0±1.2)周。將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產次、剖宮產指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行常規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在胎兒娩出后,治療組立即給予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H20000668)400μg舌下含服或術后 600μg直腸給藥,同時宮體肌注催產素(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053170)20 IU;對照組僅給予宮體肌注催產素20 IU。
剖宮產術中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后,盡量吸凈羊水,并用吸引器收集術中出血于有刻度的采集瓶內直接測量,術后用量杯測量陰道積血量。術中及術后所用及紙墊紗布采用稱重法計算出血量,每增加1.05 g相當于出血1 mL。若產后2 h總出血量≥400 m L則可診斷為產后出血。
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分別為4.7%(5/107)和13.1%(14/1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術中出血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2 h出血量對照組顯著高于治療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血量比較(x ± s,m L)
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組用藥后出現惡心嘔吐2例,腹瀉3例,發熱3例,經對癥處理后迅速緩解。
產后出血是導致我國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產后2 h是產后出血發生的高峰期,約占產后24 h出血量的75%,因此防治產后出血的關鍵時刻是產后2 h。擇期剖宮產是指在未臨產前因某種原因行剖宮產術,由于宮縮未發動,術中更易因宮縮乏力而致出血。因此,恢復和加強子宮收縮,預防擇期剖宮產術后出血具有重要意義。
常規使用的催產素起效快,但其血漿半衰期較短,僅能維持20~30 min,無法有效解決產后繼續出血,且對子宮平滑肌的敏感性與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個體差異較大,使用超過一定的量對子宮的收縮作用就不明顯。米索前列醇作為一種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有效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的頻率和幅度,其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中,不受體內激素的影響,且發生作用快,持續時間長,可有效地解決產后2 h內出血問題[4]。研究發現米索前列醇可軟化宮頸,促進催產素的釋放[5]。故二者聯合使用具有協調作用,在加強子宮收縮的同時,可預防對催產素不敏感患者的產后出血。
本組資料顯示,治療組產后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產后2 h的陰道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米索前列醇聯合催產素對于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優于單用催產素,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可有效促進產婦的恢復,降低術后并發癥,該治療方法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用藥范圍廣泛,可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降低孕產婦及胎兒的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4-225.
[2] 樊秦娥,肖冰,趙琴.米索前列醇在預防擇期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4):4817-4818.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99.
[4] 欽永彩.米索前列醇聯合催產素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6):1026-1028.
[5] 李艷英,顏容仙,黃瑾,等.應用米索前列醇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的臨床分析 [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3):1594-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