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曉林 本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盡管民進黨敗選報告要到15日才會出爐,但島內對于蔡英文敗選原因的探討從選舉結束后就持續不斷。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日前表示,蔡敗選的關鍵就在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民進黨不接受“一中各表”是整場選戰的“致命傷”。臺灣《中華日報》的評論稱,許信良的論調代表了部分民進黨人士的認識,但僅有認識遠遠不夠,現在的問題是民進黨將如何調整兩岸政策。
據臺灣《中國時報》14日報道,民進黨敗選后黨內涌現檢討兩岸政策的聲浪,不少黨內要角主張檢討兩岸政策。許信良表示,以蔡英文的聲勢來看,2012年“總統”和“立委”選舉是一場“母雞帶小雞”的選戰,蔡英文人氣遠超黨籍“立委”,但最終卻出現“小雞得票比母雞多”的詭異情況,如果要分析這種分裂投票原因,關鍵就在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很難不接受“一中各表”,因為一中原則已是全球共識,但蔡英文卻從一開始就喊出“反對九二共識”,她把話說死,絲毫不留緩沖空間,導致選戰后期被國民黨質疑“無法維持臺灣現狀”卻難以反擊,這絕對是最嚴重的錯誤戰略。
許信良表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提出的“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主張,事實上已替民進黨的“臺獨黨綱”解套,悄悄帶領整個黨走出“臺獨基本教義派”。民進黨應在近期內召開臨時黨代表大會,將這些主張寫進黨的正式決議。許信良強調,歷經此次選舉的挫敗后,黨內人士應該都有高度共識,“這個黨非轉型不可”,無論是構建與全球立場一致的兩岸立場,還是務實面對維系兩岸經貿互動的“九二共識”并進一步發展出讓“經濟選民”放心的產業政策,都有賴下任黨魁費心思量。
呼吁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聲音還不止于此。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近日推出新書《未來:不一樣的臺灣》,明確主張要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作為兩岸發展的新思維。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顏圣冠更直言,民進黨領導人應該向全民說清楚兩岸政策,甚至可以讓大家充分討論,這樣的做法會比現在擬定一個全新的兩岸政策更好,也可以避免外界質疑民進黨對兩岸政策沒有著墨。
不過,民進黨高層對于這些言論完全“視而不見”。據臺灣“中央社”14日報道,蔡英文將于15日推出的敗選報告初稿認為,兩岸因素雖是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之一,但與“九二共識”“沒有直接的關系”。敗選因素包括:兩岸議題應對、“九二共識”、臺商挺馬廣告、臺商返鄉投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20多項。
臺灣《聯合報》的分析認為,民進黨內原本寄望借蔡英文的中道形象開拓中間選票,但“九二共識”一刀切、“臺獨”路線牽引著選戰,迫使臺商、大老板和經濟選民必須選邊站,最終導致蔡英文只能守住45%的泛綠基本盤。《中國時報》的評論稱,“兩岸政策轉型是綠軍挑戰2012的敲門磚”,這席話許信良早在2010年就說過,殊料如今卻還是成了民進黨敗選的關鍵原因,政治老兵的逆耳忠言,民進黨何時才有勇氣面對?選前、選后,蔡英文把“沖過最后一里路”當成口頭禪,終點卻可能是越來越遠,因為這一里路不是路,而是一條大河。未來4年,河水只會越來越湍急,愛護民進黨的人豈能繼續忽視眼前“是水不是路”的事實?▲
環球時報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