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證”制度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以電子線路CAD課程為例,探討了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以及將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考證結合起來的“雙證”模式教育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電子線路CAD;“雙證”模式;實施方法
0 前言
電子線路CAD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輔助軟件進行電路原理圖設計、PCB板(印制電路板)設計的應用能力。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及職業性,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目前在我國的高職教育中,國家大力提倡“雙證書”制度,即畢業生不僅有學歷證書,還有至少一種職業資格證書。而電子線路CAD課程的特點,決定了這門課程雙證模式的可行性。把“雙證”模式引入到電子線路CAD的課程改革之中,把職業能力這一職業資格考證的核心考查內容作為培養高職學生的出發點,對電子線路CAD課程的“雙證”模式教育進行了探討,使課程教學更加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
1 電子線路CAD課程雙證模式的可行性
1.1 雙證課程特點
在我國“雙證”課程是指將職業資格證書內容與相關專業課相融通的課程。對于“雙證”課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它是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和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為目標而組織起來的專業課程的統稱;一方面,則是某專業課程體系中與國家職業標準所規定的一個或者幾個相關職業(崗位)的能力直接對應緊密聯系的一門或一組課程。對于單門課程層面的“雙證”來說,可以理解成將一門課程就對應一種職業資格證書,或者說這門課程是專門為某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設計的。該課程包含了職業資格證書所要求的應知、應會內容,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就是課程的目標。
與其他職業教育課程相比,“雙證”課程對職業技能方面的訓練是重點內容,具有很強的“技能性”;“雙證”課程一般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因此,“雙證”課程比一般職業教育課程更具有“規范性”;第三,“雙證”課程將職業教育與相應的證書培訓相結合,具有“綜合性”。
1.2 電子線路CAD課程雙證模式的可行性
高職教學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最大的區別和特點就是,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人才,強調學生的職業能力。電子線路CAD課程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及職業性,雙證書體現了高職學生自身知識、技能、和素質。因此電子線路CAD課程實施雙證模式是高職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
高職院校中開設的電子線路CAD課程內容注重對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使用和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目前很多中小型電子企業都需求專業的PCB設計人員,而高職院校開設的這門課程,給學生提供從事相關崗位的資格證書,增加就業競爭力,隨著社會和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決定了電子線路CAD課程雙證模式教育的可行性。
2 電子線路CAD課程雙證模式教育的實施方法
2.1 按照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確定課程目標
根據電子類專業發展需要和職業崗位實際工作能力的需要,確定高職學生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目標,確定課程目標。采用學習情境模式,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項目所涉及到的任務、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學習與訓練。所有教學緊緊圍繞設計好的項目展開,從原理圖繪制、原件繪制、封裝繪制,到PCB版圖設計,每一個任務環節都有相應技能指導,環環相扣自成一體,使課程教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學生在完成項目設計過程中,逐漸掌握專業知識與設計技能。課程內容安排與職業崗位要求對應,使課程達到教學內容適用,學習目的明確的要求。
2.2 根據考證要求,調整考核方式
電子線路 CAD 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對實踐要求較高的技術基礎課程,因此在考核中強調實操部分,打破常規的“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考核觀念,以實踐性的過程考核并結合結果考核為主,注意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推行電子CAD應用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以證代考,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另外一方面增加學生的競爭力。
2.3 以實用夠用為原則,編寫適用的“雙證”教材
結合工程實例,以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全面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首先,電子線路 CAD 課程教學軟件的選擇時要結合目前市場的主流環境,要從社會企業需求出發,訓練學生的專業崗位基本技能,提高高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其次,編寫適合高職學生的電子線路CAD教材、實訓教材及配套課件。
2.4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現“雙證”教育常規化
電子線路CAD的任課教師自身應具備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資格,教師既是課程的主講教師,又是實訓指導教師,同時還是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資格教師及考評員。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以實際案例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了解真實工作中企業技術人員解決問題的過程,使“雙證”教育更具有實際意義。
3 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采用“雙證”教育,開拓了學生視野,將課本知識和實際應用融化貫通,通過社會調研,讓學生切實感受當今企業的需求,生產、文化和氛圍,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高職學生具備電子CAD工程師中、高級資格證書,增加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雙證教育模式的創新,促進了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雙證”融通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朱潔.高職《電子線路 CAD》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和探討[J].科技信息,2011(3).
[2]劉曉歡,向麗.高職教育的“雙證”課程及其開發策略[J].職教論壇,2008,3(下).
[3]李居參,李曉東.高職教育職業資格證書與“雙證書”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05,6,7(3).
[責任編輯: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