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裴廣江
據津巴布韋《先驅報》等媒體18日報道,4名在津巴布韋工作的中國人因殺害并吃掉當地瀕危烏龜而被逮捕,他們有可能被遣返。
據報道,這4人住在津巴布韋東南部比吉他村。由警察和動物保護組織官員組成的調查組在搜查他們的住所時,發現40只瀕危鐘紋陸龜的殘骸。此外,還發現13只活著的鐘紋陸龜,這些龜被放在兩個大鐵桶中,沒有食物和水。調查組還找到一些烏龜肉。當地動物保護部門表示,這4名中國人承認虐待動物的指控。
《先驅報》稱,這4人從當地社區買來烏龜,以供“個人消費”。有比吉他村村民作證說,這4人在吃這些烏龜時,將它們活著丟進水中煮。報道稱,這4人在津巴布韋工作,但沒有合法的身份文件。津巴布韋動物保護組織表示,該組織對野生動物遭遇越來越多的虐待表示擔憂,野生動物是津巴布韋子孫后代的財富,人們應該密切關注它們的生存狀況。
按照《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鐘紋陸龜被列為瀕危物種。津巴布韋官員聲稱,近年來這種烏龜的野外數量已大幅減少。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野生動物在非洲廣泛受到保護,非洲人很少傷害野生動物。行走在南非,經常可以看到樹上掛滿鳥窩,卻沒有人去干擾鳥類的生活。在野生動物園,記者經常看到開車的人們為野生動物讓路,甚至有游客為正在搬糞球的屎殼郎讓路。而一些中國人因習慣原因,到非洲常以能嘗到野味為榮。記者知道南非約翰內斯堡有一家野味餐廳,能吃到鱷魚、羚羊、鴕鳥肉等,在中國人中比較有名,但那里的野味都是由有合法打獵證的人獵殺后送上餐桌的。
曾有非洲友人向記者表示,對中國人“幾乎什么都敢吃”印象深刻。南非的居民小區內經常能看到很多野鴨,而中國人見到一般都會說,這些野鴨肯定味道不錯。此前,曾有中國人在南非一所大學內逮野鴨,放在汽車后備箱,準備拿回家吃,結果在學校門口被保安搜了出來。▲
環球時報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