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比利時、希臘特派特約記者 孫天仁 梁曼瑜
希臘政府18日批準“三駕馬車”要求的最后一部分緊縮措施,即3.25億歐元額外節支舉措。有分析稱,這提升了本周達成希臘援助協議以避免違約的可能性。希臘期待20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能最終敲定援助新方案。路透社說,20日,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發放第二批1300億歐元救助資金的可能性略高于50%。而《環球時報》記者18日在希臘雅典的憲法廣場發現,這里已經從一周前民眾抗議緊縮的沖突戰場變成全球人民向希臘表達支持聲音的愛心主場。
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意大利總理蒙蒂和希臘總理通電話后,對在20日財長會上通過援助希臘協議均表示樂觀。彭博社19日說,德國方面暗示歐元區財長已準備支持新的援助計劃。意大利財政部債務管理局主管瑪利亞·卡娜塔認為:“我們需要向外界發出這樣的信號,即希臘是希臘,希臘債務危機得到解決后,不會傳染到葡萄牙、愛爾蘭以及意大利等”。投資者也預期希臘第二輪援助近日會有結果,17日歐元及歐洲股市均表現積極。
在雅典,記者看到,從18日下午5時開始,民眾紛紛聚集在憲法廣場,身披國旗的青年人帶領人們一遍又一遍地高聲合唱希臘國歌。而據希臘天空電視臺報道,在巴黎、倫敦、都柏林、里斯本、羅馬、紐約等全球數十個大城市也有民眾同步參與這個名為“我們都是希臘人”的活動。來自法國的室內設計師西蒙,帶著已懷孕的希臘籍妻子從150公里之外趕來,他告訴記者,“正如一句名言,‘歐洲沒有希臘,就如一個小孩沒有出生證明。世界不能在此時拋棄曾作為啟蒙者的希臘人,希臘也不是外界說的那么糟”。持續兩年多的債務危機讓希臘背負不少罵名:逃稅、懶惰、輕商、政府臃腫、社會腐敗。對此,美國哈佛大學公共政策教授理查德·帕克曾撰文稱,如果希臘人真那么輕商,那希臘的小企業家比例怎會高于歐洲其他任何國家?希臘公務員人數占勞動人口的1/5,也大致為歐洲平均水平。但無論如何,一輪輪緊縮讓希臘人付出越來越沉重的代價。也有聲音開始質疑,希臘人的痛苦犧牲卻未改變困境,目前應對經濟危機的措施究竟是正確的嗎?▲
環球時報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