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桂萍
(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 北海 536000)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社會經濟和中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師資嚴重不足和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逐漸突顯。因此,盡快建立一支名師隊伍,發揮名師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引領、推進職業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就中職名師成長中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中職名師,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中職教育領域中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學者、教師。他們不僅學識淵博、技能突出,還在指導學生做人處世方面具有非凡的影響力。他們應該是各學科的建設者和領軍人物,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育專家和科研能手。
教育作為公共事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對中職教育放寬了政策,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在改建學校基礎設施、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中職學校在迎來職業教育春天的同時,也遇到了擇校之風以及人們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日益提高,上學要上名校,入職校要讀熱門專業等問題。中職學校生源大大減少,學生質量明顯下降,除與高校的擴招、國家人口結構的調整等諸多因素有關外,還與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有關。因此,中職學校要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僅要宣傳學生的就業優勢、職教的人才特色,還要提升學校品牌。要提升中職學校品牌,除完善各類硬件設施、校園環境,打造自己的特色和重點專業外,還要改變職教風氣,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常言道:“名校出名師,名師興名校。”中職名師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吸引力,制約了學校品牌的樹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師范教育處處長何錫光在廣西區中職師資培養論壇上說:“師資隊伍仍然是當前制約職業教育發展,影響職業教育質量的一個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可見,建立一支名師隊伍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國內中職學校不少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單一,對相關企業和單位了解少,只會紙上談兵,理論和實踐脫節,跟不上科技的發展步伐。這種教育教學狀況勢必制約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要提升職教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及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名師發揮傳、幫、帶作用,以其獨具特色的教育藝術和極具魅力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對中職生產生深遠影響。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一流的學生不是教師在課堂里面教出來的,而是一流大師所創造的學術氛圍熏陶出來的。”可見,中職教育需要名師,需要名師的感染力和學術氛圍的熏陶。因此,培養一支精通理論、熟悉技能的“雙師型”中職名師隊伍,讓他們在職業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引領和推進職業教育整體發展和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雖然許多人認為只要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基礎教育教師,但實際上還需要具備專業技能。要成為中職名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應從以下幾方面逐漸培養。
職業教育的發展關系著國計民生,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因此,作為中職名師,要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自覺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自豪感,熱愛職教事業,只有熱愛職教事業,才能激發教師強大的工作動力和無限潛能。
中職名師應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實踐巧妙地結合起來,主動到相關企業和單位頂崗實踐,縮短教學和實踐的距離,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教學和專業實踐能力;要善于從他人身上借鑒和學習,并根據自身情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檢驗、修正、完善和總結,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最終提煉、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德育是中職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職生正處于身心和思維方式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性格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依賴性強、缺乏堅韌意志等。另外,中職生學習基礎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覺性,學習目的不明確,對自己缺乏信心,學習懶散等。作為中職名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教學魅力熏陶和感染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對學生富于理性的愛,包容、接納學生,走近、了解學生,發現他們的個體差異,深刻地剖析現象,找到新穎又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
中職教育的發展需要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做“研究者”。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一輪職業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展開。中職學校的教師尤其是名師更應積極參與此次課程改革,構建以能力為主體、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促進以課程開發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開展,探索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中職教學模式。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掌握研究程序和方法,對教學實踐進行梳理、思考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養成研究習慣;學會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觀察法等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對調查和研究結果能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勤于筆耕,從總結經驗到撰寫論文,再到撰寫研究報告和著作,交流和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1]。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實現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由“知識傳授型”教師逐漸向“專家型、導師型”轉變,并在專業教學領域中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
中職名師要在職業教育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就必須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淵博的知識。要用優秀的教學業績、扎實的教學功底、過硬的教學素質、精湛的教學藝術感染和影響周邊的人,引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中職名師要找準自己的立足點,確定發展方向,明確奮斗目標,珍惜各種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多與導師和培訓學員交流、探討教育教學經驗,在導師的引導下不斷給自己“充電”,勤于反思和實踐,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總之,中職名師的成長之路,是對一個個臺階的自我跨越,是充滿艱辛和奮斗的道路。中職教師從初登講臺到成為合格的中職教師,成長為中職骨干教師,再升華為中職名師,乃至職業教育專家,決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認準方向,確定目標,付出努力,勤于鉆研,積累經驗,勇于實踐和反思,就有“破繭成蝶”的一天。
[1]張玉昆.“五項修煉”: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教師天地,20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