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舟
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性惡性腫瘤,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約占肺癌患者的80%。紫杉醇聯合鉑類基礎化療藥物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模式,對提高患者肺癌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本文筆者探討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來本院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0例,均經病理證實,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41~65歲,平均(50.68±10.16)歲;病程0.5 ~5 年,平均(3.07 ±1.32)年;Ⅲ期患者23例,Ⅳ期患者17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39~64 歲,平均(51.27 ±10.31)歲;病程1~5年,平均(3.98 ±1.45)年;Ⅲ期患者24 例,Ⅳ期患者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分期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觀察組采用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紫杉醇注射液160 mg/m2加入500毫升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3小時;卡鉑的用量根據患者肌酐清除率來計算(按照AUC=5),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2小時。每21天滴注1次記為1個周期,共完成2個周期的治療。對照組采用順鉑治療,20 mg/d,加入250毫升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2小時;20天為1個周期,共完成2個周期。療程結束后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及毒副反應。
3.療效評定標準:近期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完全消失并至少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兩徑乘積縮小25%以上,但<50%無新病灶出現;穩定(SD):腫瘤病灶兩徑乘積縮小<25%,或增大<25%,無新病灶出現;進展(PD):腫瘤病灶兩徑乘積擴大25%以上,出現新病灶[2];有效以CR+PR計算。毒副反應評定標準按照WHO毒性表現與分級標準分為0~Ⅳ度,級別越高表示毒副反應越大,本組主要總結Ⅲ級以上不良反應。
4.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數據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療程結束后觀察組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77.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兩組Ⅲ級以上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主要不良反應為變態反應15例(37.5%),表現為支氣管痙攣性呼吸困難、蕁麻疹和低血壓;骨髓抑制14例(35.0%),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胃腸道反應17例(42.5%),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和黏膜炎。對照組無明顯毒副反應。
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主要采用化學療法,外科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雖然很多,但有效率較低且很少能達到完全緩解,確診時約2/3患者進入中晚期,失去手術機會[3]。紫杉醇類藥物是目前所報道的惟一一種可以促進微管聚合和穩定已聚合微管的藥物,抗腫瘤譜廣泛,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具有高度活性,單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為21% ~26%[4]。實驗研究證明細胞接觸紫杉醇后會積累大量的微管,干擾了細胞的各種功能,特別是使細胞分裂停止于有絲分裂期,從而阻斷癌細胞的分裂,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只結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與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體反應,從而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和增值,保持微管蛋白穩定[5-6]。應用紫杉醇治療開始時應慎重慢滴,并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本研究對照組應用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可導致持續性惡心、嘔吐,早期腎臟毒性,變態反應等。卡鉑為第二代鉑類抗腫瘤藥,其生化特征、療效與順鉑相似,但毒性相對較低,在常規劑量下,對肝、腎、心臟功能無明顯影響。
1 宋波,張明智,陶識博,等.紫杉醇脂質體與紫杉醇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64 例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醫刊,2011,38(6):28-30.
2 黃普文,束永前,盧凱華,等.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4,14(4):360-362.
3 李延鴻,朱懷軍.紫杉醇治療中國人群非小細胞肺癌的系統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0,15(1):74-81.
4 李桂花.紫杉醇聯合鉑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20):48-49.
5 曹冬凌.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醫藥世界,2006,(12):71-73.
6 翟中武.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08,1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