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學院 張宏志
改革開放以后,不僅我國的經濟水平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體育旅游事業也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快速發展。1986年以來,我國陸續成立了一批以體育旅游為核心的公司或團體。國家旅游局在2001年頒布了《2001年中國體育健身活動方案》,在該方案中列舉了146項體育旅游的項目,而且把體育旅游分為專項旅游路線和體育旅游節慶活動兩類。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大中小城市,很多以體育為主的旅行社陸續成立,同時逐漸形成了一些體育旅游為主的業務,甚至有部分省市相繼把體育旅游發展成了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例如:甘肅省舉辦了絲綢之路汽車拉力賽,通過該項體育旅游的發展刺激本省和西北地區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武漢市借助長江的優勢,開展暢游長江的體育旅游活動,并逐漸成為武漢的旅游品牌項目;無錫市將自行車賽場建到了太湖風景旅游區,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這些地方的體育旅游業不僅開拓了本地方旅游業的新項目,更促進了地方經濟快速的發展。
首先,從全國整體上的情形而言,中央財政對于體育館的建設、設施設備的資金投入明顯不足,能拿來作為旅游資源開發,提供給旅游相關部門和旅客的體育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在很多城市,比較常見的體育館主要是從事兵乓球、羽毛球、網球、保齡球、游泳、輪滑等的場地,以及一般的健身房。隨著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這些場館確實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利用,也對當地的體育健身行業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程度地積極作用,但是,這類體育館很難吸引到異地來游玩的消費者,這對于體育旅游的發展是不利的。
其次,從各個城市開展的體育項目的內容上看,一般都是規模比較小、形式單一、缺乏自己的特色,而且更沒有形成自己的體育旅游品牌,這種情形是無法滿足體育旅游發展需求的。
再次,具有民族特點的,形式上豐富多彩的,競技性、觀賞性、參與性比較高的傳統的體育旅游項目沒有被充分地重視,也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利用,這直接束縛了我國體育旅游的發展。
最后,雖然一些以依靠自然條件開展的體育旅游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目前我國發展得比較成熟的主要是冰雪體育旅游。但是,由于冰雪體育旅游項目對于季節、環境、場地的要求都比較特殊,該項體育旅游的發展還是受到了比較大的限制。
一般的旅行社都要負責旅游產品開發、生產、營銷;組織相應的旅游活動;全程旅游服務;提供旅游相關信息等多方面的任務,即使是開展一些體育旅游項目的旅行社也并不是以體育為主題的旅游項目,事實上只是將體育旅游發展成為其旅游項目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個相當小的組成部分,并沒有將體育旅游作為專業的旅游項目,這種缺乏專門的體育旅游組織機構的情況,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我國體育旅游發展的形象與水平。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體育旅游將體育和旅游結合起來,也就是將健身和娛樂結合在一起,而且參與性較強,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所以體育旅游逐漸受到群眾的喜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游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健身消費中,花錢買休閑、花錢買享受、花錢買健康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消費新主張,人們將幸福生活的標準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這是在這種消費心理和健康追求驅使下,體育旅游漸漸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成為人民群眾體育健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體育旅游事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
在體育旅游事業剛剛起步的階段,最為重要的就是使更多民眾了解體育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到體育旅游中,并逐漸喜歡體育旅游。要完成這一過程,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本地方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方面的特點,開發特色項目。例如:黑龍江省充分利用自己的氣候及地理位置的特點,積極開發冰雪體育旅游;海南省充分利用自身熱帶資源的條件,開發出以潛水為主的體育旅游項目,形成了自己的體育旅游發展體系。這些特色項目的開發,促進了我國體育旅游經濟與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
與傳統的旅游項目相比,我國的體育旅游產業才剛剛起步,還沒有正式地進入發展的軌道。因此,相關部門要積極建立一套適合體育旅游項目開展和發展的管理體系,要通過法律法規的實施,加強對體育旅游產品的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管理和監督,重視對已有的以體育旅游為項目的旅行社的監理,積極扶植一批能專門進行體育旅游項目的旅行社,并在開發、規劃、管理、促銷等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政府部門以及旅行社都要加大對體育旅游的宣傳,使得更多的民眾對體育旅游有更多的認知和了解,形成濃厚的體育旅游的氛圍,吸引更多的人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旅游的活動中來,這也能為開展體育旅游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沒有社會民眾的體育需求和體育消費,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就缺乏了動力,可以說,社會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體育消費是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相關旅游管理部門和體育管理部門,以及各個旅行社都要加強對于體育旅游產業的宣傳,充分利用我國2008年申奧成功的社會影響,倡導“健康生活、體育休閑”的理念,引導社會民眾形成正確的認識,促使社會民眾對于體育旅游需求的增大,構造熱愛體育活動、熱愛體育旅游的社會氛圍,擴大體育旅游消費,并不斷完善體育旅游消費市場。
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對于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性和方向性的意義,只有明確了方向,才能正確地開展具體的工作。首先,制定出的體育旅游發展規劃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把體育旅游納入到整個旅游規劃中來,將其作為全國旅游市場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發展;其次,在現有的旅游景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我國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的優勢條件,制定出我國特有的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再次,注重規劃的多元性,規劃主要包括月計劃、季度計劃、年度計劃、各個階段以及長期的發展規劃等,各個地方還可以根據本地方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情況制定更為詳盡的短期規劃;最后,要適當考慮體育旅游產業的“適度超前”發展,這是大多數國家在旅游初始階段的普遍做法,我國的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使得體育旅游業的發展速度快于國民經濟總體發展速度。
總之,作為一種新興的、健康的旅游形式,體育旅游越來越能吸引游客參與進來。為了促進我國體育旅游能夠快速健康地發展,在發展體育旅游的過程中,要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結合市場因素,有效協調旅游部門和體育的聯系,加強人才培養,深入挖掘體育旅游資源,從而促使我國的體育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1]吳必虎,嚴琳.中國體育旅游發展的戰略與政策[J].體育科研,2007(5).
[2]何喬鎖.體育旅游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0(1).
[3]譚白英,鄒蓉.體育旅游在中國的發展[J].體育學刊,2002,9(3).
[4]唐小英.國外體育旅游研究現狀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2(1).
[5]陳寶珠.我國體育旅游開發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