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睿 楊培常 翟軍亞 李麗紅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意識觀念的改變,剖宮產率不斷上升,這已成為全世界范圍的普遍現象,特別是我國近20年來上升更是明顯,部分地區甚至已達到80%[1]。本文選擇步入生育年齡的80后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對于分娩方式意愿的現狀,探討其影響因素,以期為有針對性的開展產前健康教育提供依據。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1年9~11月,隨機抽取在我院門診接受產前檢查并且愿意參加問卷調查的80后孕婦25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初產婦,無產科及其他內科合并癥。年齡:<25歲65例,25歲~31歲191例。學歷:本科135例,大專92例,高中及以下為29例。工作單位:事業單位91例,私人企業115例,個體從業者和其他職業50例。孕周:<28周94例,≥28周162例。
1.2 研究工具 自行設計并實施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1)孕婦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孕周、孕史等。(2)對不同分娩方式的選擇意愿和分娩知識知曉情況的自我評價。(3)選擇不同分娩方式的原因。(4)以往是否接受過孕期宣教,期望宣教形式是什么。問卷設計完成后,邀請省內婦產科領域的5名專家進行論證,專家認為表面效度良好,專家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802。研究者當場發放問卷并收回,共發放256份,回收有效問卷256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表1 256例孕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意愿(例)

表2 218例孕婦選擇兩種不同分娩方式的原因
2.3 孕婦是否接受過孕期健康教育及其獲得分娩知識途徑的情況(表3)

表3 孕婦是否接受過孕期健康教育及獲得分娩知識的主要途徑(n=256)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80后初產婦,均為無嚴重內科和產科疾病的低危孕婦,而據文獻報道[2],無嚴格醫學指征、自我要求行剖宮產分娩者大多來源于次群體。本次調查所得數據也可以看出,所調查80后初產婦的剖宮產分娩意愿率高達65.23%,雖然這只是初步的前瞻性調查研究,但已遠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低于15%的水平。而主觀意愿選擇陰道分娩的80后初產婦只占被調查者的19.92%。這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不太一致[2-4]。這都說明,雖然80后初產婦大多接受了比較完整系統的義務教育和后續的高等教育,國家和各省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對孕產知識的宣傳,但其對于分娩方式相關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匱乏,缺乏對不同分娩方式的正確認識。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日后分娩時孕婦對于分娩方式的選擇傾向,增加社會因素所致剖宮產的發生率。
有研究表明,系統、規范的孕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產婦對妊娠分娩這一生理過程的認知水平,緩解對分娩的焦慮、恐懼情緒[5]。故醫務人員應針對80后耐受力差的特點,在產前針對其恐懼陰道分娩的心理,開展各種形式的講座或開設專門的社區孕婦學校,為其講解分娩這一人類繁衍自然過程的特點,以逐漸增加其對于孕產方式的認識,增強其耐受自然分娩的信心,或者印制一些包括孕期保健、產婦自我恢復、嬰兒喂養等方面知識的健康宣傳小冊子,在社區或醫院婦產科保健門診免費發放,盡可能采取多途徑的健康宣教形式來擴大其對于孕產期知識的了解程度。
此外,從調查數據來看,80后初產婦選擇剖宮產的首要原因是懼怕疼痛,同時怕影響產后夫妻生活和產后身材恢復,兩條原因都得到了較高的選擇率,都說明了80后初產婦很注重其產后自身生活質量和自我形象,對此,應鼓勵其家屬,特別是配偶在孕期健康宣教中的參與。地區人口學校和社區應根據時間邀請初產婦和其配偶共同參與孕期健康教育,在此過程中增加夫妻互動,適當增加自然分娩對于孕婦自身生殖系統復舊和諸如孕期保健操、產后復舊操等方面知識的融入,這樣更能在增加其興趣的同時擴大其親屬和社會關系對其孕產期的支持與幫助。
在孕婦獲得孕產相關知識的途徑選擇上,除了原有的經驗傳遞和書報雜志等傳統方式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信息技術的普及,80后孕婦接受孕產知識的途徑已經漸漸由傳統途徑轉向網絡、電視等更加高效的新興媒介,所以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應該適時開展如網絡課程、網上專家咨詢等方式的健康知識宣教新途徑,以引起80后孕婦和其家人的興趣,從而能使其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得所感興趣的資訊。
總之,80后孕婦和育齡期婦女的產前健康宣教應具有針對性,醫務工作者應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達到預期效果。
[1] 王 曄,管 艷,趙明芹.剖宮產1760例綜合分析[J].吉林醫學,2009,30(12):1161 -1162.
[2] 錢 英,葛曉芳,徐思月,等.孕婦分娩方式意愿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33):3018 -3019.
[3] 宋 波,王臨虹,周 鈺.產婦對分娩方式的知識、態度及分娩狀況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0,21(4):451 -453.
[4] 曹長生,朱敏杰,林修潔.早孕建冊婦女分娩方式的主觀意愿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7):79 -80.
[5] 趙小紅.孕期健康教育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