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力 (松滋市人民醫院外科,湖北 松滋 434200)
老年性胃癌手術40例臨床分析
胡 力 (松滋市人民醫院外科,湖北 松滋 434200)
目的:探討老年人胃癌手術的臨床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老年胃癌手術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40例老年胃癌病人,27例合并高血壓、慢支、肺氣腫、糖尿病等老年常見病。術后發生并發癥共8例次,死亡3例;術后5年生存率為30%。結論:老年胃癌病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加強圍手術期處理可減少術后并發癥,選擇合理術式可提高5年生存率。
老年人;胃腫瘤;手術治療;圍手術期
為探討老年人胃癌手術的臨床特點,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性胃癌手術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本組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齡61~83歲。有上腹痛史12例,近期消瘦 34例,并發上消化道出血13例,并發幽門梗阻6例,并發胃穿孔7例。合并發高血壓10例,慢支肺氣腫8例,貧血和低蛋白血癥8例,糖尿病4例。按 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21例,Ⅲ期17例。行根治性切除24例,其中16例行D1根治術,8例行D2根治術。行姑息性胃癌切除12例,行胃癌穿孔修補4例。術后早期腸內營養5例,方法:術后 24h經術中放置的鼻空腸管滴入糖鹽水500ml,次日改用能全力500ml,以后每天增加500ml直到全量(2000~2500ml)。待患者排氣開始口服后,根據口服量減少能全力量。
術后肺部感染34例,切口裂開1例。1年內死亡3例( Ⅲ期),1例死于胃癌穿孔修補術后再穿孔,另2例分別死于心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存活2年3例 (Ⅲ期);存活3年9例(Ⅱ期 3例,Ⅲ期6例);存活4年11例(Ⅱ期8例,Ⅲ期3例);存活5年12例( Ⅰ期2例,Ⅱ期10例),術后5年生存率為30%。另失訪2例(Ⅲ期)。
2.1診斷
體質量減輕和腹痛是老年性胃癌的常見癥狀,由于早期癥狀隱匿,不易早期診斷,臨床上患者多因為出現并發癥而就診,本組以消化道出血為多見。我們體會:老年病人有上腹痛史,有胃部分切除手術史,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幽門梗阻及胃穿孔、體質量下降,應懷疑胃癌可能。胃透視、內窺鏡檢查和活檢是胃癌診斷的三個重要手段。胃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是診斷胃癌的最好方法。X線診斷能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周圍的侵犯程度,對腫瘤性質的分析,估計手術的可能性及預后等均有較重要的意義。
2.2治療
由于60歲以上胃癌惡性程度低,發展慢,雖然臨床上老年性胃癌多為進展期,手術治療通常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對于老年性胃癌應爭取積極的手術治療。老年性胃癌常合并重要臟器疾患,并多因出現并發癥而就診,處理困難。應注意術前準備,掌握手術時機,選擇合理術式,加強術后處理。
充分的術前準備是降低手術死亡的重要措施。術前維護重要器官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適當輸血及全胃腸外營養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圍手術期靜脈營養可以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和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對并發幽門梗阻者應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術前留置胃管,用溫鹽水洗胃以減輕胃粘膜水腫。對于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者,由于急診手術風險大,應盡可能保守治療控制出血后限期手術。如果癌腫侵犯大血管,加上癌組織質地硬脆,收縮性差,則出血不易自止。所以經保守治療無效時應積極手術治療,以免失去手術機會。以下情況應考慮行急診手術:短時間內大量出血,持續輸血800ml以上而不能維持循環穩定者;近期反復嘔血、便血者[1-2];經胃鏡檢查證實為動脈破潰活動性出血者。對于合并急性穿孔者,一旦明確診斷應盡快手術。
由于老年患者手術耐受性差,對老年性胃癌應盡量選擇簡單有效的術式,減輕手術打擊,盡量保證手術安全。一般情況胃切除范圍為:近端胃大切應切除食管3cm,遠端胃大切除十二指腸3cm,切緣距腫物應達5cm。過大范圍的胃切除并不能增加壽命。對于70歲以上的胃底癌,在保證近側胃切端距腫瘤邊緣2cm以上,應盡量保留近端胃組織,這樣可以縮短手術時間,保證手術安全。本組有2例作此術式,隨訪3年均未見局部復發。淋巴結清掃應盡量作到D1淋巴結清掃,D2淋巴結清掃已是足夠,一般情況D3淋巴結清掃對老年性胃癌是不合適的。對于胃癌合并出血及穿孔急診手術者,行胃癌切除D1淋巴結清掃是最理想術式。由于胃癌行穿孔修補術穿孔不易愈合,且對腫瘤無治療作用,預后極差,所以應盡量作胃癌切除。如果穿孔時間超過12h,同時全身狀況較差或合并有嚴重內科疾病,無法耐受胃癌切除,則應行穿孔修補術,修補時應用大網膜修補,同時加腹腔引流術。穿孔修補術后2~3周應爭取積極的胃癌切除。
完善的術后處理也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心肺功能衰竭是老年胃癌最常見的嚴重術后并發癥,術后應注意心功能監測,控制補液量和補液速度,本組有1例因術后補液過快誘發心衰死亡。由于老年胃癌手術多采用全麻,加上常合并有肺部疾病,所以容易出現術后肺部感染。術后應霧化吸放,幫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勵病人咳嗽排痰。術后營養支持對老年胃癌病人,尤其是術前有營養不良和貧血者尤為重要[3]。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能有效改善病人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并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本組5例低蛋白血癥患者中手術后2例出現切口裂開,3例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者無一發生切口裂開和吻合口漏。
[1]楊培民,趙濱,陸民浩. 圍手術期靜脈營養治療對胃惡性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2,11(8):458-460.
[2]劉紹華.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53例臨床分析[J]. 贛南醫學院學報,2005,25(5):665-666.
[3]李濤,何鐵漢,王云海. 老年胃癌手術50例臨床分析[J].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4,27(3):261.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04
R735.2
A
1673-1409(2012)02-R008-02
2011-12-28
湖北省教育廳B類項目(B20091204)
胡力(1971-),男,湖北松滋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外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