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監利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 監利 433300)
正常分娩47小時后產婦猝死1例
吳 靜(監利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 監利 433300)
正常分娩;妊高征;猝死
患者:女,27歲,G1PoG40W,輕度妊高征。入院檢查,體溫36.5℃,脈搏80次/min,血壓140/90mmHg,水腫(+),心率80次/min,律齊,雙肺及心尖部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入院后第2天下午9∶15時在會陰側切經胎頭吸引器助娩一男活嬰,胎盤完整,產后子宮收縮好,陰道出血100ml,產后血壓120/80mmHg。產婦回病房后,一般情況好,無任何不適。分娩后第2天下午8∶05時突訴咳嗽、氣喘,立即看病人,呼吸急促,心率126次/minn,肺部有少許濕性啰音,肝臟腫大平臍,診斷為急性左心衰。立即給氧,半臥位,靜推西地蘭、氨茶堿、速尿等,同時行氣管插管和胸外心臟按壓。下午8∶25時病人心跳、呼吸停止,經搶救無效死亡。
2.1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因未作尸體解剖,從患者的臨床表現考慮,本病的死亡原因可能有:
1)妊高征心臟病突發心力衰竭。妊高征所致心臟病,可在妊娠晚期,分娩時或產后10d內發生心肌損害為特征的心力衰竭征侯群根據分娩期和產褥期血液動力學變化,在臨產后,靜脈回流量增加,胎兒娩出后,右心室的壓力大大增加,使心臟負荷加重,可導致心臟代償功能失調,而引起心衰的發生。在產后2~3d,尤其是產后24h內,妊娠期組織內的水鈉都進入循環,又可加重心臟的負擔。
患者在發病前常有體質量增加明顯或水腫加劇,輕微咳嗽或晚間咳嗆,易被誤認為上呼吸道感染。本病例出現過類似癥狀。發病時多以左心衰竭為主的全心衰竭癥狀,病人氣急、紫紺、端坐呼吸、咳嗽、心悸、心率增快等。本病例存在高度興奮、飽餐和過度活動等誘發因素。
2)血栓形成致肺動脈栓塞。可能分娩時體內已有血栓形成。胎兒娩出后,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栓子隨血流運行至肺脈動,阻塞肺動脈分枝。如多數小栓子阻塞肺動脈分枝或較大的栓子阻塞肺脈動主干或較大的分枝,由于神經反射的作用,引起肺毛細血管栓塞,使血液和液體滲透畜積于肺胞腔,臨床上可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紫紺、休克等癥狀,甚至猝死。
2.2教訓
本病例在產后47h猝死。從護理角度上我們應吸取以下教訓:
1) 必須加強第四產程的護理管理。產婦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產婦的生產史,對分娩經過和既往史,要詳細看病歷,是正常分娩還是異常分娩,還是病理情況,并制訂具體的護理措施。
2)加強落實病房巡視。各班護理人員均應認真巡視病房,不走過場。根據產婦情況和分娩史,15~30min或1h巡視一次。觀察巡視的內容有:脈搏、呼吸、血壓、子宮收縮情況及產婦的一般情況等。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共同進行處理,預防并發癥發生。
3) 對妊高癥產婦,應特別警惕在第四產程及產后2~3d內,心臟病突發心力衰竭。應嚴密觀察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經常詢問產婦有無不適感,如有無心力衰竭發病先兆,如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等,以及早處理。
4)對新人院產婦,尤其是有妊高癥的產婦,應做常規心電監護,觀察有無心肌損害,左心室肥大等,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處理。
5)做好心理護理。根據產婦情況及胎兒性別,及時做產婦的思想工作,避免過度興奮或憂慮,使之保持情緒穩定,可減少發病誘因,對預防產后并發癥,降低圍產期產婦死亡率等有積極的作用。
[編輯] 一 凡
R714.46;R714.3
A
1673-1409(2012)04-R055-02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4.028
2012-02-28
吳靜(1961-),湖北監利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