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阜新高等專科學校(阜新 113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成熟,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與互聯網絡。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開放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前提下,努力構建一個教師面授輔導與網上教學相結合的平臺,使之更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以及學生與教師的學與教的交互,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為了解決學生以成人為主,上課困難的問題,現實課堂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即使這樣對有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成人來說,也會出現到課率低的現象。而網絡課堂時間過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同學間的相互激勵和與教師間的情感交流,從而失去主動學習的動力,老師在導學過程中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人性化教學不足,因此課程安排上要合理分配現實課堂與網絡課堂的比例,經過實踐,發現一周現實課堂,一周網絡課堂的教學安排比較合理。這種安排既可以讓成人合理安排時間到學校上課,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也可以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通過網絡瀏覽學習資源或到BBS參與討論,實現學習與工作兩不誤。
現實課堂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主,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詳細講解課程的重點、難點及介紹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提供符合教學要求、引起學生興趣并能啟發學生深入思考的主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或組織小組進行討論。現實課堂突出“導學”的有效性,實現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多元互動式學習。
網絡課堂也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網絡教學平臺是網絡輔助教學的支撐環境和數據中心,主要由以下模塊組成:SQL數據庫系統、網上學習應用系統界面、教學信息發布系統、后臺管理系統和教務管理系統等。教學系統是以學習資料數據庫為中心、以網站為平臺的教學資源集合體;管理系統提供給校內管理者和教學點管理者對網絡學習資料進行動態管理。教學平臺以網絡課件、課后輔導資料、模擬試卷題庫、網上圖書館等教學資源為數據源,提供成教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平臺。
網絡課堂實現了教與學的時空分離,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工學矛盾,加強了學生與老師的溝通,學生在現實課堂不愿或來不及問的問題,在網絡課堂中以實時或非實時發帖的形式得以解決,不但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促進了學生自學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完成了自己課程的學習。
很多成人高校的學生都有上網的條件和上網的習慣,那么如果把教學資源上傳到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之上,借助網絡的魔力,勢必會使學生能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教學效果自然就有可能大為改觀。
網絡課上老師要放下師道尊嚴,認真閱讀和回答聽學生的心聲,努力通過網絡建立和諧、親近的師生關系,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增多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感覺老師就在自己身邊,最終實現“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出自己認為適合的內容在課堂上展示,和課后在網絡課堂上講解的學習內容及向學生推薦的自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網絡教學中,可將書本上的知識生動化、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的內容牢記知識點。學生在可根據需要閱讀和觀看留言和短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部分教師無法立刻適應這種基于多媒體環境下的全新教學方式,沒能切實理解開放式教育的真諦,對這種教學方式缺少足夠的重視和有效的探索。針對這個問題,學校除了需要更正教師的思想認識外,還需加強對教師一體化設計方案設定及多媒體教學資源整合能力的培訓。例如,聘請老師指導教師對 PowerPoint等相關軟件的認識和使用,同時組織教師對網上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如電子教案、文字、課件、音像等整合技能進行培訓。
雖然網絡在人們生活中日益普及,但部分學員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經常使用網絡,導致其趕不上學習進度。因此,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方案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需要,有針對性地挑選輔助學習材料。對各種媒體的資源進行優化,使其精華集中至課程上,可以避免學生時間的浪費的同時,加強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現實課堂和網絡課堂相結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兩種課堂的優點,為學生自學、師生互動提供二個有效的平臺,可以切實提升教學成效。但還有很多相關問題尚待討論,如兩種課堂的最佳安排方式,內容的設計、網絡課堂的系統安全性、網絡負載等問題。在今后的實際開發中我們將長期探索研究下去,使網絡課堂教學真正有效地體現其價值與作用。
[1]楊秀朝.專業課程實時交互式網絡教學方案探討.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2]戈瑋巍.電大開放教育有效教學模式探究.現代閱讀,2012.(3).
[3]呂建南.成人教育網絡輔助教學模式探討.中國成人教育,2011.(11).
[4]劉建平,汪躍平,張竹英.開放大學教學模式探索.湖北函授大學報,20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