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風,張建波
(1.常州工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處,江蘇 常州 213002;2.常州工學院師范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丹麥一直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戰略,積極實施具有普惠性的學前教育國家行動。筆者在丹麥VIA大學學院進行了學術交流,對丹麥幼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進行了實地考察與研究。
丹麥的幼兒教師被稱之為教養員,培養教養員的職前教育專業是社會教育專業(標準學制為三年半,共七個學期),合格的畢業生授予社會教育學學士學位。目前,丹麥共有9萬多名教養員,占全國勞動力總數的3%[1]。丹麥之所以能夠大力實施具有普惠性的學前教育國家行動,主要得益于高素質的教養員隊伍,而高素質的教養員隊伍主要受益于社會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
丹麥教育部為社會教育專業制定了教學大綱,但是每所學院也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制定課程。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結構包括必修課(1.教育理論;2.語言、文化與交流;3.個體、學校與社會)、選修課(1.藝術、自然與技術;2.身體、健康與運動;3.表達、音樂與戲劇)、專業領域課(1.社會問題者的相關領域;2.身心殘疾者的相關領域;3.幼兒和青少年的相關領域)、實踐和畢業論文五個部分[2]。其中,選修課和專業領域課學生可以三選一,至于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主要是要考慮自己的實踐與畢業方向。目前,丹麥社會教育專業中約有50%的學生會選擇與幼兒和青少年相關的表達、音樂與戲劇課程(丹麥教養員職前教育課程),畢業后在托幼機構、學后班和青少年俱樂部等教育機構工作;約30%的學生會選擇與身心殘疾相關的身體、健康與運動課程,畢業后在殘疾人服務中心工作;約20%的學生會選擇與社會問題相關的藝術、自然與技術課程,畢業后在社會服務機構工作。
1.教育理論課程
教育理論是本科學習的核心課程,本課程包含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哲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同時也含有能運用于健康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本課程通過為教育工作和社會教育者職業的發展提供知識、見解與反思來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成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集中關注生活質量、行為選擇與民主參與。它與所有其他課程綜合為一門課程,分別在第一、二、四、五、七學期開設,教師在每個學期教授的課程內容都不相同,是教育理論知識的逐層深入研究。
本課程的核心知識與能力范圍包括成長、學習與舉止、照護、社會化與發展;社會教育者的職業認同與能力范圍;人類生活條件、生活方式與身份,包括種族、世代、性別等;文化理解,分析與沖突;納入與排斥;教學法與方法論;教學工作中的倫理學、美學、價值觀、人性觀與民主;教學工作中使用的研究與分析方法。
課程的職業目標要求完全合格的學生應能夠計劃、執行、展現和評估教學工作與發展項目;按照中心理論與方法來解釋教學工作;基于理論、研究與實踐,批判性地反思教育思維方法與行為選擇;在教育過程中建立參與者之間的職業與人際關系;識別苦惱的人,包含識別具有苦惱風險的孩子與年輕人;分析、記述與評估影響教育對象幸福與發展的條件;識別、分析與評估與特定教學問題有關的相關知識與研究;從社會教育者(包括倫理觀與人性觀)的角度討論教學觀與價值觀;識別與描述教學工作的歷史、社會、政治與經濟條件,并且對教學工作中的測試、評估與評測的使用進行分析。
2.主干課程
表達、音樂與戲劇是其主干課程,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在教學工作中融會貫通地使用音樂、戲劇與其他表達形式來實現教學目標。旨在促進自我表達中的個體愉悅,通過使用音樂、戲劇與類似的表達形式集中關注自我表達能力發展、審美學習和認知過程,是學生學習教學工作問題的有機組成部分。
該課程的核心知識與能力范圍包括玩、文化、審美學與藝術;教學視角中的音樂、戲劇與劇院;個體性的、社交性的、文化性的與社會性的表達形式的使用與重要性;各種表達形式的感官、情感、身體與智力方面;課程材料、樂器與技術的使用與重要性。
課程的職業目標要求完全合格的學生應該能夠把音樂、戲劇與其他表達形式有機結合,并運用于發展教育對象的審美能力與創造性;組織適用于各種情境變體的結構性活動;鼓勵與激勵使用音樂、戲劇及其他表達形式;評估并正確看待課程的教育性、激勵性與文化潛力;理解創造性過程對人類發展與生活機會的重要性。
3.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在特定的工作領域、主題領域(孩子與年輕人)中較好地收集與運用知識、理論與方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可以把主題領域學習作為一個模板,這樣在特定專業范圍內獲得的能力就能運用于其他社會、機構與個人環境中的目標群體。通過在特定領域的深入具體學習,專業知識有助于實現其他教育主題與模式的職業化。基于下列核心知識與能力領域,學生必須展現與特定專業領域相關的知識與見解、技能與能力。
該課程的核心知識與能力范圍包括與具體的教導和方法論相關的人、學習與發展的概念;跟孩子與年輕人的文化、機構及社會條件相關的他們的生活條件與福利,包括忽視與欺負,納入與排斥;照護、權力與關系建立;孩子與年輕人的文化、玩與活動;用戶納入與用戶權利,包含與父母、其他親屬及同事合作與宣傳;有風險的孩子與年輕人以及有特殊教育支持幫助需求的孩子與年輕人;預防措施與干預形式;孩子與年輕人及其親屬立法、變更及制定特殊重要性的法律;日托中心里的教學計劃與語言評估;入學與課后照護。
課程的職業目標要求完全合格的學生必須能夠在具體工作中根據教育對象使用知識與見解;基于對教育對象視角與行為選擇的理解來描述與定義教學目標;基于選定的專業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訓,批判性地反思教育思維方法與行為選擇;建立特定專業領域的職業見解與倫理觀。
4.教育實踐
教育實踐課程的設置是在第一學期有3個月的初步實習,第三個學期和第六個學期分別有6個月的深入實習。學生的日托實習與在校上課、學習與管理有機結合,3個月的初步實習中有5天要回校輔導,6個月的深入實習也有10天要回校輔導。三個教育實踐的難度會逐步提高并且涉及教學工作的多種領域,第一個實習期主要針對具體的教學關系,第二個實習期關注重點擴大到教育機構的視角,第三個實習期關注教養員體驗社會變化中的教學工作。教育實踐期間平均每天6小時,教育實踐評價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
5.畢業論文
本科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必須把所學課程獲得的知識與見解、技能與能力融合起來。可以由學生個人獨立撰寫或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學生選定一個獲學校通過的與專業領域相關的具體問題。學生必須在本科論文中展現科學理論方法知識,論文必須包含學習與體驗或其他形式的實踐知識。
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測試與評估形式與我國不同,其中專業知識采用內部測試,考官由學校委派一名或者多名教師執行,專業知識通過書面論文考核,評估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而教育理論、主干課程和畢業論文則采用外部測試,考官由教育部委派,評估形式可以是書面、口頭、實踐或三者結合,評估結果為7分制(-2,0,2,4,7,10,12)。如學生對測試與評估結果不滿意,可以對考官提出投訴。
2010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職前幼兒教師培養機構要積極借鑒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特色,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目前,我國幼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中存在著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不夠協調、學科課程與實踐課程課時比例不夠協調等問題,這勢必影響我國幼兒教師的培養質量。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可以借鑒丹麥的課程特色,設置多種課程類型,特別是綜合課程的設置,加強學前教育學與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重視社會發展對學生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加大實踐課程比例,注重學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教育基本理論課程實施的漸進性,積極整合專業課程內容,避免重復和內耗,形成合理的課程結構,增強課程的整體功能。
目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標準中存在著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輕學生技能、情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等問題。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鑒丹麥社會教育專業的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設計中注重讓學生建立特定的職業見解與倫理觀,培養學生擁有與專業領域相關的技能與能力,能夠分析與解釋幼兒教學工作,具有基于理論、研究與實踐基礎上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審美能力和創造性運用教育理論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課程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多方面潛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目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實踐課程所占學時過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課程實施過程中講授法運用較多,案例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運用較少。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鑒丹麥社會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的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使教育實習成為專業理論知識、理解力與能力提高的基礎。教育實習與在學校學習既是兩個獨立的課程,又是彼此支持的學習環境,通過兩者互動獲得的知識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習得。把理論學習設置到復雜而有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情境中,注重理論知識的闡述與學習能力培養的結合,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實踐。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學習、項目報告等方式,使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學習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Jytte Juul Jensen.Pedagogy as an Integrative Concept:The Danish Mode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C]//Learning with Other Countries:International Models of Early Education and Care.The Fourth in the Leading the Vision Series of Policy Papers Published by Daycare Trust,2005:27.
[2]程妍濤.丹麥的社會教育:服務于0—100歲的專業課程體系[J].外國教育研究,201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