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李小捧 王春光
(1.裝備學院,北京 101416;2.河北省直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事務管理中心,石家莊 050051)
強化政府采購對科技創新型小型微型企業(以下簡稱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對于增強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能力,推進科技自主創新,激發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提供就業崗位、滿足社會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人民幣升值、全球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和環境成本攀升以及國際經濟不景氣等問題不斷突出,這些因素都給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自主創新產生了巨大壓力。
2012年3月,溫家寶同志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落實并完善促進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科技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活力”的目標,依照各國實踐經驗,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除需要“認真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需求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之外,還必須不斷完善政府采購制度,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采購支持力度。
1.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政府采購對科技型小微企業扶持政策。財政性資金是政府采購經費的來源,其來源于社會稅收和公共服務收費,資金來源的社會性決定了采購資金使用的性質和投向,即必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須充分重視政府采購扶持政策和功能的發揮。近年來,小微企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得到重視,與此同時,對小微企業的扶持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2009年9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小微企業的重要地位,提出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小企業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關系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同時明確了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為了改善小企業經營環境,促進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明確要求提高采購小企業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比例,完善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外包制度,為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參與政府采購的機會,從而實現小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充分體現了這一發展理念,還將“重點扶持……創新型科技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提上了建設日程。
2.完善了政府采購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法律制度。一是制定了兩部有關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基本法律,即《政府采購法》和《中小企業促進法》。如《中小企業促進法》第34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優先安排向中小企業購買商品或者服務。”二是財政部等頒布《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辦法》、《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評審辦法》、《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合同管理辦法》和《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這些規定細化了兩部法律的原則性要求,具體規范了科技型企業或者小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預算管理制度、評審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為小微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和獲得合同機會提供了基本制度規范。三是國務院頒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年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頒發了《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依據。
3.確定了科技型小微企業參與采購的比例。截止到2008年底,全國5900余億元的政府采購中,其中授予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合同價值比例約為15%。雖然當前還未能見到關于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參與采購的合同數額及比例的權威統計數字,但毋庸置疑的是近年來這一比例一直有小幅度的上升,并且科技型小微企業參與采購的比例也得到了逐年增加。2011年財政部總結實踐經驗,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頒發了《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的規定,明確提出了“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的采購要求。也就是說,采購單位在編制采購計劃時,應當專門預留不低于18%的采購資金給小型和微型企業。
近年來政府采購對科技型小微企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由于我國政府采購制度起步較晚,加之國家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實施時間不長,所以在政府采購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方面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細節性問題。
1.現有相關制度規定精細化不夠。我國圍繞扶持中小企業、支持自主創新出臺了兩部法律以及五個管理辦法,為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依據,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明確對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化、操作性強的具體要求,如未明確界定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范圍標準、未明確規定向科技型小微企業采購的比例和規模、未明確科技型小微企業參與采購的評價標準和支持措施等實施要求,現有法律制度難以有效地發揮現有法規的規范作用,從一定角度上講留下了“人情運作”的空間,使先進的立法宗旨和扶持政策打了折扣,難以有效地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科技創新。
2.采購項目分塊管理降低了政府采購政策的實效。當前,我國貨物和服務采購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扶持實踐走在了前列,而國有投資的工程項目采購(包括工程用設備、貨物和服務的采購)并未受到《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辦法》、《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評審辦法》、《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合同管理辦法》和《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的規范和約束,這就大大縮減了政府采購的合同額度和政策效應的發揮,難以對工程領域、工程機械設備領域、工程材料領域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起到統一的扶持和促進效應。
3.采購信息發布還不夠便利和規范。盡管我國指定了“中國政府采購網”、《中國財經報》和《中國政府采購》雜志等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地方政府也確定了一些地方政府采購信息的發布媒體,這為我國政府采購信息的及時發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有關采購信息發布不夠便利和規范的問題仍舊存在,如信息發布便利性還不夠;信息發布不夠及時,信息發布較為分散;非公開招標采購信息或者小額采購信息發布范圍較小、發布渠道不夠規范,導致采購信息的不對稱,使得科技型小微企業錯過有競爭優勢的采購項目。
4.采購歧視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當前,在政府采購理念、參與資格和評標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歧視問題:一是部分人員曲解政府采購公平原則,較為強調生產經營規模、資本實力,形成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隱性歧視。大企業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在總體競爭實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將二者放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對科技型小微企業來講本身就是一種體制性的不公平待遇。公平就是對所有企業都要同等對待,其實這是對公平原則的曲解。實質上,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公平性不等于完全等同,不能只是一味地強調資本實力和生產經營規模,采購合同的授予要兼顧政府有關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實現,加強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扶持是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路徑;二是在政府采購參與資格上往往設定不必要的高標準、高要求。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受名牌、產品或服務知名度、企業規模觀念的影響,往往會對政府采購項目設定不必要的“高門檻”,或者要求科技型小微企業出具不完全必要的只有大企業才具備的相關資質,使得科技型小微企業被排擠在采購市場之外;三是政府采購主要通過招標方式采購,而在評標過程中,采購人通常對供應商的評標標準設定較高,對供應商的注冊資金、技術實力、產品歷史銷售量等因素分值設定偏高,這往往導致科技型小微企業很難與大企業抗衡。
1.建立“大采購”和“公共采購”理念和方法。當前,亟需建立“大采購”和“公共采購”理念,落實“大采購”和“公共采購”管理方法,切實將貨物、服務和國有投資的工程采購項目統合到一起,建立統一的監督機構,適用統一的公共采購管理法律制度,避免分塊管理對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弱化。
2.盡快出臺采購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制度辦法。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產品、服務有著較大的市場容量以及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部分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已然形成當前一種新興產業。而要激發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促進其良性快速增長,必須建立專業化和操作水平高的法律制度。美國政府采購實施中,不僅制定了《小企業法》、《購買美國貨法》,還專門制定了《小企業創新開發法》,其為扶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提高美國經濟活力和技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依照相關法律原則和規范,著手制定《科技型小微企業政府采購實施細則》,明確界定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界定和評價標準、采購范圍、采購預算最低預留比例和規模、評標優惠標準和支持措施等實施規范,從而詳細規范科技型小微企業政府采購行為,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充足的創新市場,有效激勵科技型小微企業自主創新。
3.確立科學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界定標準。如果說制定政府采購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政策是一把促進科技創新的利器,那么準確劃分并定義科技型小微企業就是給這一利器明確了落實的對象和范圍。國務院相關管理部門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主要包括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屬于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歸為小企業。依據國務院對小企業的基本界定標準,科學確立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界定指標。
對于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界定,主要包括生產經營規模指標、科技人員比例、人均專利數、科研技術開發經費投入及比例、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及比例、行業發展前景等指標。具體來講:生產經營規模指標包括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科技人員比例包括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以及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自主創新產品開發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人均專利數指企業人均擁有專利的數量以及擁有發明專利的數量;科研技術開發經費投入及比例,即指用于自主創新技術產品研究和開發的經費年投入總額,以及經費年投入額占本企業年總收入的比例;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總收入,一般由技術性收入、一般技術產品產值、自主創新技術產品產值和自主創新技術貿易等組成,其中自主創新技術產品產值和自主創新技術貿易額之和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比例應是界定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重要指標。
誠然,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和行業制定不同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界定指標和指標數額,以便針對性更強,更加科學合理。
4.建立便利、高效的信息發布系統。為了避免信息發布渠道多、企業負擔重等問題,需要指定必須的基本發布媒體,也就是說所有的政府采購項目(除經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不需發布的采購項目以外)必須按照時間節點及時、統一的到一個基本媒體上發布采購信息,否則屬于違規行為。為了方便科技型小微企業實時獲得政府采購信息,可以指定“政府采購網”為基本的發布媒體,“政府采購網”應專門開設科技型小微企業采購項目專欄,從而大大提高采購信息發布效率。
5.加強對采購扶持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一是加強扶持政策的日常監督管理。監督管理機構要加強采購活動的全過程監管,要把政府采購促進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政策的落實情況,作為日常監督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建立便利、順暢的申訴機制。通過電話、信訪、電子郵件、網絡論壇等多種形式建立暢通的申訴渠道,及時處理并實行信息回饋制度,并告知申訴人對問題處理結果不滿意時可以選擇向司法機關起訴,從而切實維護科技型小微企業供應商的合法權益,以保證為其公平、公正地提供更多地市場空間。三是對采購單位有意規避采購科技型小微企業產品、服務和工程的,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科技型小微企業可交付成果的,責令改正,并依法給予相應處罰。
〔1〕李燕強.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價與提升研究[D].江蘇大學,2010.06.
〔2〕李紅軍,李小捧,王春光.發揮政府采購自主創新職能的實施對策[J].中國政府采購,2009(3).
〔3〕張靜中,黃芬,曹文紅.政府采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6).
〔4〕褚作人.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J].中國政府采購,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