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晗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沈陽110034)
現如今我國大部分城市,尤其長三角、珠三角等較發達地區,加工業正在迅速的發展,在機械行業中外商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的數量在不斷遞增。因此在機械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僅僅依靠我們國內自身的交流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如何實現與國外其他國家進行技術上的合作和交流,基本的英語學習是必要的,而專業機械英語更為實際且重要,因此我們說機械專業英語在現如今高校機械專業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學生的英語基礎不牢固,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一看到英語或聽說要學習英語就頭疼,產生厭學情緒。而這些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后,更注重的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對專業英語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度,這些都不利于開展正常的專業英語教育。其次,對學生而言,囿于他們的英語水平,他們的英文表達存在困難,要想用正確的英文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并非容易。因此,課程也僅限于在講課本上的專業知識,而適當地進行拓展或分析相關專業問題時,他們無法自如地應用英語,必然導致導致學習積極性銳減。
大部分人受專業英語課程屬于選修課程,高職院校學生基礎差等觀念的影響,專業英語教學流于形式。因此,當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在大力推進時,專業英語課程始終都沒有得到重視,大部分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此外,教師認為專業英語不屬專業核心課程,無需耗費過多時間備課,制作多媒體課件等。 因此,學生的學習始終被動的處于枯燥的講解和應試中,語言的應用性和交際性等本職特征無法實現,嚴重抑制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我國大多數高職機械類專業英語教學都沿襲了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有其優點:簡潔、易操作等。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把專業英語當成了一個英語知識體系在完成。所以這一模式并不一定適應于所有的課堂教學。高職課堂教學針對的是職業類院校的學生,就一定要具有職業傾向性,提高高職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才是首要目的。因為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所以高職數控技術專業英語教學必須要服務于其專業,這才是硬道理。
(2)在高職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說的多,學生說的少。在高職院校中,許多專業英語老師是由基礎英語教學轉向專業英語教學的,很少是師范類院校畢業的專業教師,所以他們把機械類專業英語課當成了一門英語翻譯課或者是語法分析課在進行講解,脫離了高職機械類專業英語的課程目標。
(3)傳統高職專業英語注重的是專業文章的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的培養,卻忽略掉了機械類專業英語的口語交流能力。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習是為了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忽略了專業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也就與高職培養目標失之交臂,更談不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了。最終機械類專業英語的口語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將機械技術專業原理用英語思維出來,用簡單的專業英語交流。
(4)師資力量薄弱,相關教材較少。
機械類專業英語作為一門科技語言,是要求用英語傳達機械行業技術知識的學科。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擔任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很難做到專業技能與英語技能兩全。
(1)高職機械類專業英語理論基礎模塊。高職教育既然有它的職業傾向性,在課堂教學中當然要突出它的工作任務模式,在此模塊中主要學習的是機械類專業英語資料中常見的語法,
(2)高職機械類專業英語理論發展模塊。此模塊是在理論基礎模塊基礎上更專業化的部分。涉及專業領域的英語更為詳盡一些,內容更為實用、系統一些。學生在進行專業類實訓前習得關于專業英語詞匯、句子和文章。經過此模塊的學習,學生掌握閱讀機械設備的操作手冊、編程手冊、調整手冊、安裝手冊、維修和維護手冊等實用英文資料的方法;同時具備基本的翻譯機械方面的操作手冊和說明書的能力。
(3)高職機械類專業英語實用口語模塊。此模塊是高職專業英語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模塊,很多教師認為高職畢業生走向崗位主要是在生產第一線,無需學習口語。但高職教育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專業英語口語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
(1)改變教學模式,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教師提前設計好難易相當的多個工作任務,學生分組實施,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建立濃厚的英語學校氛圍,擴展學以致用的空間。
(2)采用多媒體教學與軟件教學相結合的方式。
(3)制定多元的教學評價方案,改變傳統的“一考定終身”的模式,可將課程考核分為過程考核和終結考核。
總之,隨著當今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開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我國迫切需求一批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機械類專業人才來推動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要從專業特色的角度出發,綜合學生專業能力和自身素質,改革教條式的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改革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以期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專業人才。
[1]何鋒.提高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4 (2).
[2]蘇琳.高職機電專業英語教學初探.瓊州學院學報,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