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南陽理工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4)
《城市規劃初步》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王 丹
(南陽理工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4)
《城市規劃初步》是城市規劃專業的基礎必修課。通過分析城市規劃初步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課程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城市規劃初步》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辦法,以求更好地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城市規劃初步》;教學現狀;教學改革
《城市規劃初步》是城市規劃專業低年級開設的專業啟蒙課程。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都開設此課程。筆者所在的南陽理工學院的教學計劃及大綱對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定位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城市與城市規劃的基本知識,學會認知城市的各組成要素,了解城市規劃學科的意義及基本內容,了解城市建設的基本過程和一些城市問題出現的原因,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確立專業學習信心和正確態度。
1.課程設置時間不當,不利于學生進行專業的系統學習。
大部分院校包括筆者所在學院城市規劃專業教學計劃中將《城市規劃初步》設置在第四學期或第五學期進行,在一、二年級和建筑學專業同時按照建筑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專業啟蒙,學生對城市規劃專業知識接觸較少。在進入三年級,建筑學專業學生已經開始進入大型建筑設計等強化學習內容,而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才開始接觸本專業知識,對一些基本的城市規劃理念、工作方法等還不了解,面臨著從建筑設計學習到城市規劃設計學習的轉換。筆者所在學院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及教學效果考評,在2011級城市規劃專業教學計劃修訂中將《城市規劃初步》課程設置在二年級上學期,前導課程是建筑設計基礎Ⅰ、Ⅱ,后續課程是城市規劃原理Ⅰ、Ⅱ。這樣設置,一方面有助于課程的銜接與聯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課程設置、知識背景及專業學習要求,適時的培養學生對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習興趣。
2.課程教學內容理論性強,大而廣,不利于學生理解吸收。
傳統的《城市規劃初步》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城市規劃基礎理論的講授,內容涉及規劃設計、規劃管理、城市建設史、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法律法規、系統工程(包括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燃氣供暖、道路交通等),[1]知識體系日益復雜化、綜合化,另外其中有些內容是一些政策性、行政性的規定,例如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多達十幾條,對于城市規劃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學生剛接觸這些理論性強的知識,不能理解性的掌握,大部分知識點學生們只能聽聽,甚至連基本概念都沒搞清楚就被一帶而過了。結果學生常常對城市規劃專業感覺枯燥,激不起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當前中國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城市發展的規劃建設等方面不斷地遇到新問題,人們也在不斷地思考和實踐,新的規劃理念、思潮和設計方法不斷地涌現。而《城市規劃初步》課程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入門課程,對于還沒有正式步入專業學習的學生來說,起著提綱挈領、培養專業興趣、為專業素養打基礎的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城市規劃初步》課程的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現有教材,應根據學科的發展、形勢的需要、社會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調整、完善和補充。
(1)增加專業簡介。筆者曾在南陽理工學院院近四屆城市規劃專業學生入校時進行過調查,大多數學生在填報專業時,并不了解城市規劃專業,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學什么、將來畢業后要做什么,還有部分同學是專業調劑過來,甚至有的學生在三年級時還感覺很迷茫,把握不住學習的方向,究其原因,是學生對城市規劃專業缺乏了解,須知,在我國城市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需要大量優秀的規劃和管理人才。沒有這樣的認識,學生們也就無法了解城市規劃專業的特殊要求,更無法做出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因此,《城市規劃初步》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教學中提升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是一大問題。在第一次課上,應向學生詳細介紹城市規劃學科與專業的發展、城市規劃專業人才素質要求、城市規劃專業學生就業方向、注冊規劃師制度等,使學生了解城市規劃學科的知識結構及城市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做到心中有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2)不以某一本教科書作為教材,結合城市規劃學科的前沿及最新發展動態進行教學。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信息極度豐富的現狀使教科書無法包容學科知識的全部,或甚至僅僅是主要部分。從廣義上講,教材是指教學活動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學的材料?!冻鞘幸巹澇醪健氛n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規劃理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教師應結合國際及國內城市規劃理論、方法的發展和變化,不以某一本教科書為教材,及時更新、調整、完善所講授的內容,根據學科的任務編選和組織具有一定范圍和深度的知識和技能的體系。在教材選用上,教師要調研國內外發展最新趨勢,以最新出版的為主,可以指導學生選用3~5本參考書參考學習。
2.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的關鍵,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研究永恒的課題,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學改革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傳統的《城市規劃初步》課程教學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學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教育活動。新時期的《城市規劃初步》教學是以學生為本,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統一,是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城市規劃初步》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斷地調整、完善和創新。筆者在近幾年的課程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同時參考南京工業大學《城市規劃初步》課程的教學,以期探索出一套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規劃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法。
(1)以城市認知為方法,激發學生自行學習、掌握發現城市的方法?!冻鞘幸巹澇醪健方虒W將城市認知和課堂理論講授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強調《城市規劃初步》教學的最好媒介即城市本身。需要指出的是,有一部分學生來自鄉村、縣城,對城市并不熟悉,即便是來自城市的學生也只熟悉生活學習的小圈子,加上高中課程中并沒有接受過城市規劃及建筑學方面的教育。[2]對于城市的理解還很膚淺,僅僅局限在城市繁華、生活很方便這一理解層次上。究竟什么是城市?城市的特征是什么?城市與農村的區別是什么?都沒有去想過。因此,城市認知是學生熟悉城市、了解城市,進而理解城市如何運轉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熟悉城市、了解城市,才談得上規劃城市、設計城市。在教學中設計城市構成要素的認知,包括城市道路、城市居住區、商業區或廣場、校園環境等的認知,對成果以手繪、圖片、ppt等形式來表達,再由學生講述認知的方法、內容及感受等,在全班進行討論。通過自我表述,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應對能力等都得到了相當的鍛煉。
(2)以手繪練習為手段,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手繪是設計師表達情感、表達設計理念、表訴方案結果的最直接的“視覺語言”。在現階段學生電腦普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學生出現過于依賴電腦繪圖的傾向,殊不知,電腦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盡快地表現出腦海中那一剎那的靈感,從而導致創意的流失。因此在城市規劃專業學生低年級時,就應強調手繪的重要性。手繪教學的重點是通過手繪訓練學生腦、眼、手之間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即想即畫”,快速、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構思。手繪練習也是學生認知城市、體驗城市的最佳途徑之一。將手繪練習與理論講解、城市認知結合,要求學生每周針對城市的一個構成要素進行手繪練習,如手繪自己居住的地塊及周邊環境、校園平面、城市道路平面、橫斷面等,在課堂上挑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點評,并適當講解專業理論知識,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手繪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可以多角度地提高學生觀察力和理解力。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大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相比具有更直觀、教學信息量更多、教學手法更生動的特點,適用于案例教學。案例教學能把抽象的原理、概念應用到實際的項目實踐中。通過理論分析與現實案例的對比,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領會授課內容,提高學生推理和辨析的能力,拓展知識面。[3]在本課程中可針對城市規劃編制的不同層面,選擇實際、新穎、有特點的案例進行教學,如可通過本市的城市總體規劃圖、某居住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圖的講解,使學生學會識圖,既能從專業的角度更熟悉城市,又能更直觀地理解城市總體規劃是做什么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有哪些內容等,對今后的工作、學習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引導學生學會了調查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教”與“學”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了教學效果。
(4)運用專題講座形式,拓展學生視野。邀請有工作經驗的老師(設計師)進行專題講座,介紹一些實際項目的規劃設計過程、經典規劃案例的分析解讀、關于城市熱點問題的感想等,也可聯系本市的城市規劃局或設計院,帶領學生實地參觀,了解城市規劃工作流程。通過介紹,拉近城市規劃與學生的距離。規劃專業并不是高不可攀,前輩們的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讓初學規劃的學生們大開眼界,提升他們的專業興趣,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些獨到的方法,對今后學習工作生活中將面臨的問題與機會有一定的了解。
《城市規劃初步》課程屬于城市規劃專業基礎教學階段,如何做好這門課的課程教學工作一直是規劃專業教師探討的話題。在教學中,應明確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及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結合中國的國情,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基礎,因材施教,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從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學觀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觀轉變;在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應重視教學內容的整體優化,積極探索城市規劃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和途徑。
[1]陳錦富.城市規劃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吳怡音,雒建利.城市規劃初步教學改革實踐[J].規劃師,2006(8):62-64.
[3]衡艷陽.房地產開發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1(1):93-95.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ExplorationofUrbanPlanningABCCurriculumReform
Wang Dan
Urban Planning ABC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majors of the Urban Planning.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BC and the problems occurred ,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and tasks of this course.
Urban Planning ABC;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王丹,碩士,助教,南陽理工學院。
1672-6758(2012)06-0023-2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