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楊荊艷 張 燕 李一凡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尿道皮膚瘺是尿道下裂尿道修補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生率為5% ~20%[1],對于成年病人來說,由于手術次數多,疤痕形成嚴重,陰莖發育體積增大,易發生勃起,勃起時張力大,毛囊皮脂腺分泌嚴重,尿道分泌物增多,感染機會加大等原因,增加了尿瘺發生的幾率,加大了術后護理的難度[2]。我科就成人尿道下裂護理采取術前分析個體特點,術后實行個體護理方案,及時分析尿瘺的原因,針對原因調整護理計劃的模式,改善了病人治療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3~12月本科室收治的尿瘺病人11例,年齡16~30歲,平均年齡23歲。類型:陰莖體型4
例,其中3例伴有陰莖下彎畸形,2例有尿道成型術或陰莖矯形術史;疤痕明顯、陰莖陰囊型5例,其中3例有尿道成形術史;陰囊型2例,陰囊發育良好。11例病人經原因分析與護理補救之后,在觀察隨訪的3個月中,4例陰莖型與2例陰莖陰囊型病人尿瘺自愈,尿流通暢,其余5例未出現新的瘺口,原來瘺口未增大,并且無局部感染征兆,并且適宜進行尿瘺修補術,無須再次行尿道成型術。
1.2 方法 病人皆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應用一期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對于合并陰莖下曲的病人也一并行陰莖矯形術,術后留置尿道支持管,4周后拔除,觀察病人恢復狀況及尿瘺出現的時間、數量、瘺口大小等情況。觀察隨訪病人術后3個月的預后情況。
2.1 術前基礎護理 術前備皮,上至臍部下至膝關節,每天用碘伏棉球擦洗此區域,并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患處,成人皮膚皺褶較多,應增加擦洗與浸泡的次數,每天至少2次,維持5 d。術前進行尿培養,確定泌尿系有無感染及細菌類型。對病人與家屬做好一對一的護理教育,講解術后注意事項以及自我護理的要點。
2.2 術前心理干預 術前進行心理干預,以改善病人治療依從性,增進其對手術了解,增強病人治療信心,提高其手術耐受能力。在成人病人的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護患之間性別差異給病人帶來的不適感,應在尊重病人的前提下,以親切友好的態度,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礙。
2.3 術后病情觀察 術后要注意切口護理,密切觀察切口顏色、滲血、滲液情況,及早發現并防治敷料過緊、切口撕裂等情況。術后勃起和疼痛是相伴隨發生的一對因素,特別是成人勃起時,陰莖長度與周徑較未成年人有更大的改變,切口承受更大張力,并發癥更易發生,并且可引起強烈的疼痛感,故疼痛可以作為陰莖勃起的重要信號[3],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這也是切口保護的重要因素。
2.4 尿瘺原因分析與補救措施
2.4.1 原因分析 臨床觀察發現,尿瘺的發生首先與尿道下裂分型與手術難度有關,尿道原始開口越靠下,手術難度越大,有手術史者、局部疤痕嚴重也增加了手術難度,尿瘺發病率越高[4]。其次與術后基礎護理失當有關,經過針對性調查發現,11例尿瘺病人有5例尿瘺是由于敷料包扎過緊,護理人員及時發現,瘺口周圍無膿性分泌物,重新包扎敷料,情況未惡化;有2例因為術后勃起控制不佳,家屬對勃起觀察欠仔細;有3例是因為手術后治療依從性差,不服從指導,尿道支架管脫出;有1例尿瘺因感染引起,瘺口有膿性分泌物滲出,病人夜間有搔抓現象,家屬未予重視。
2.4.2 補救措施 首先取得家屬與病人的積極配合,尿瘺的發生易打擊病人以及家屬的治療信心,所以,應與其進行充分交流,積極開導,避免引起恐慌。對于依從性差的病人,在加強心理干預的同時,輔以藥物鎮靜。每天定期觀察瘺口顏色、大小、分泌物等情況,并且及時處理分泌物,保護好新鮮肉芽組織。注意支架管的位置,特別是支架管重置者。尿瘺伴術后感染病人,除了常規抗菌藥物治療之外,每天在消毒之后,戴無菌手套輕壓破潰處,引流滲出液,保持局部干燥,促進切口愈合。支架管拔出之后,排尿時用手捏住尿瘺處,以降低尿液對瘺口的壓力,有利于瘺口自然愈合,避免瘺口增多增大。
總之,尿瘺是一個難以完全避免的并發癥,但大多仍有補救的余地,有效的護理是第一選擇,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得益于我們長期個性化護理方案的實施,思想觀念的轉變,各種方法和工具的靈活應用,使護理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為改善病人長期預后打下堅定的基礎。
[1] 那彥群,郭振華主編.實用泌尿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28-432.
[2] Adayener C,Akyol I.Distal hypospadias repair inadults:the results of 97 cases[J].Urofl Int,2006,76(3):247-251.
[3] Verena B.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ypospadias[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08,152(6):865-872.
[4] 葉惟靖,劉毅東,王元天,等.成人尿道下裂的臨床處理[J].中華男科學,2006,20(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