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梅 王 琦 左紅梅
抗旋髓內釘(PFNA)是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AO/ASIF)最新研究成果,其旋轉刀片寬大的表面能盡可能地壓縮骨質,具有很好的抓持力和抗壓縮能力。同時它還改進了主釘末端和鎖定螺釘的距離,盡可能長的PFNA尖端及凹槽設計,使PFNA插入更方便,避免了PENA釘尾處的應力集中而造成股骨干骨折的缺點。PFNA螺旋刀片和骨之間有寬大的接觸面積,能有效地提高穩定性,防止旋轉及塌陷[1]。股骨轉子間骨折是髖部的常見骨折,多見于老年病人,PFNA更適用于老年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本院于2010年2月~2011年5月收治56例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老年病人,應用PFNA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配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齡64~93歲,平均78.4歲。42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內科疾患。
1.2 手術方法 根據病情選擇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安置病人仰臥于骨科下肢手術牽引床上,患肢內旋并內收15°,行閉合復位。C型臂透視監視復位情況,在側向瞄準桿輔助下,向股骨頸正中打入旋轉刀片,打入遠端鎖定釘,頂端擰入尾帽。
1.3 結果 本組病人手術時間45~100 min,手術順利完成,術中未發生并發癥,術后安返病房,平均住院12 d。隨訪3~18個月,病人均獲骨性愈合,無明顯并發癥。
2.1 術前護理
2.1.1 病人的準備 本組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病人為老年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多有焦慮恐懼、緊張不安,迫切需要手術治療。護理人員給予病人安慰、解釋和鼓勵,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紹手術方法和PFNA的優質材料,確保病人處于接受手術和護理的最佳心理狀態。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及心律失常的患者術前請相關科室會診,必要時請麻醉科協同會診,并按會診意見積極治療內科疾病[2]。將血壓控制在160/100 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6.0~8.0 mmol/L范圍之間,以降低手術風險。
2.1.2 手術間的準備 此類手術應安排在百級凈化防輻射的骨科手術間,室溫20~24℃,濕度40% ~60%。由于本組病人多數為老年人,抵抗力差,容易著涼,應提前1 h將手術間的溫度調節在24~28℃,以防止病人進入手術室受冷或麻醉后因室溫過低導致休克[3]。
2.1.3 特殊器械物品的準備 準備多功能骨科牽引床和相應牽引配件,C型臂電視X線機,骨科常規器械1套,PFNA器械1套,敷料包、器械包均需經過生物檢測合格。術前1 d檢查其完好性,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2.2 術中配合
2.2.1 開放有效的靜脈通路 接病人入手術間,注意保暖,認真核對手術部位,老年病人血管彈性差,血管壁脆,必須選擇健側上肢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靜脈通路,按醫囑靜脈輸入術前抗菌藥物。
2.2.2 舒適安全的牽引體位 麻醉成功后,由麻醉師、醫師、護士一起將病人下移至床中板與下板交接,拆去床下板,安裝牽引組建。搬運時由專人牽引患肢,動作平穩、輕柔。會陰支持柱用棉墊包裹后再予以安裝,男病人陰囊及陰莖應用紗布墊好固定在恥骨聯合以上,以防止牽引時壓傷陰囊和陰莖[4]。患側上肢用包布包裹,襯墊平整,松緊合適,肢端外露,用彈力繃帶固定懸掛在麻醉架上。健側下肢用截石位腿架固定于床沿延長桿上,腿托放在小腿肌肉豐滿的部位,并向外分開40°~45°,膝關節彎曲,約束帶固定。患肢踝關節及足用適當厚度的棉墊襯墊,穿上牽引靴,彈力繃帶包扎。檢查牽引床各關節是否擰緊,肢體固定是否牢靠、是否處于功能位,保持舒適的牽引位。C型臂透視人員應把主機放于術側對面,使C型臂更好地接近患髖。
2.2.3 密切觀察病情,及時配合手術步驟 老年病人易合并多種合并癥,生命體征易波動,血管內膜易受損,長期臥床血流緩慢,血液呈高凝狀態,易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5]。術中要積極預防,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記錄出入量。熟悉牽引床的用法,根據手術步驟,及時有效的供應手術所需物品。
2.2.4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 應用牽引床和C型臂X線機均增加了消毒鋪巾的難度,術中應嚴格監督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減少參觀人員的流動。在C型臂X線機透視過程中特別注意勿污染無菌區域、器械車及手術臺上人員,一旦污染需立即處理。
2.2.5 保護皮膚和血管神經,避免意外損傷 老年病人長期臥床,皮膚薄,搬動時動作要平穩、輕柔,避免拖、拉、推等。保持手術床單清潔、平整、干燥。患側懸吊手臂與身體垂直角度不超過90°,健側上肢外展不超過90°,避免過度牽拉臂叢神經受損。觀察皮膚顏色、溫度和神經、血管功能,內固定后及時放松牽引。
2.2.6 注意射線的防護 手術在防輻射的手術間進行,參與手術者需要穿鉛衣,戴鉛帽,注意病人甲狀腺和生殖器官的保護。
對于老年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治療,采用創傷小、出血少、固定牢靠的手術方法是關鍵。PFNA較以往的方法有明顯的優勢。它通過在骨折兩端的股骨上段和股骨頸內置入內固定物,可負擔大部分經過股骨近端特別是內側的負荷,股骨距區壓應力減少至幾乎為零,并且力臂內移,明顯降低釘棒結合處的張應力和壓應力,有助于骨折愈合[6]。
老年病人的心、肺、腦功能差,反應性和應激能力降低,同時有多種合并癥,手術風險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術中護理尤為重要。護士要時刻使病人感覺到溫暖、舒適、安全,盡量減輕病人傷痛。重視心理護理及牽引床的護理,加強術中觀察,特別是生命體征和患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麻醉師、手術醫師共同處理,使病人順利地完成手術。
[1] 鄭煜暉,傅捷輝,傅小杯.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23(2):12.
[2] 王保燦,祁嘉武,徐江勇.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股骨86例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7,20(2):125.
[3] 孟 萍,于 結,周 會.前后入路聯合內固定治療頸椎病的手術配合[J].護理與康復,2009,8(5):440-441.
[4] 曾小琴,課淑芳.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4):332-334.
[5] 杜 克,王守志主編.骨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98.
[6] 楊聲渡,陳文帥,沈偉冰.PFNA與DHS治療23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對比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7,2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