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玲 譚婕 葛偉 龔艷 蘇娟 張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法制觀念增強,醫院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又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護理工作的護理風險也增大,分析眼科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對策,對提高護理人員應對風險能力和護理風險的預見性尤為重要。眼的結構精細,即使輕微的損傷都能引起視力減退,甚至視力喪失,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1]。本文針對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護理缺陷與相應的防范措施進行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 (1)錯誤執行醫囑。執行醫囑不認真,致藥名、劑量、給藥方法等錯誤,如點眼藥時沒仔細核對患者床號、姓名、眼別、藥名導致用藥錯誤。(2)執行錯誤醫囑。如為糖尿病患者輸入葡萄糖液。(3)配藥環節失誤。如未認真檢查藥品質量,未發現輸液瓶內有微粒,不了解配伍禁忌,致藥液混濁,造成浪費。
1.2 護理風險防范意識欠缺 眼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所以在其住院期間容易發生摔傷、墜床、跌倒及誤食等相關的安全問題[2,3]。護理人員應有較高的護理風險防范意識,保證患者安全。
1.3 護患溝通不到位 (1)患者存在明顯的生理障礙,如耳聾、失語、失明等影響護患有效溝通。(2)患者角色行為異常,表現為對患者角色厭倦、悲觀、絕望、不敢面對疾病、拒絕與人溝通。(3)護理人員缺乏愛心及溝通技巧,溝通不夠,缺乏技巧,如患者詢問藥物時,態度生硬地進行指責。
1.4 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欠缺 未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2.1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2.1.1 接到醫囑后仔細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將醫囑輸入電腦時注意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及劑量,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由于眼科老年患者居多,服藥種類也多,在服藥過程中易發生錯服或漏服、誤吸等安全隱患。有研究表明[4],54%老年住院患者曾發生過忘記服藥,25%患者曾有不能按時服藥的現象,28%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曾發生丟失、撒落藥物的現象,47%老年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曾發生過嗆咳。所以我們為患者發放口服藥時應做到“送服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對于眼科患者,我們點眼藥或進行術前準備時,還要注意核對眼別。
2.1.2 對于有疑問的醫囑,應及時與醫師確認清楚,并監督其重新開寫,直至開寫出規范合格的醫囑后才簽名執行。
2.1.3 在經常執行操作的地方給予警示,如在治療室張貼藥物配伍禁忌、三查七對等內容。
2.2 嚴格執行跌倒、墜床應急預案及處理程序
2.2.1 患者住院期間應及時評估患者有無跌倒、墜床的危險因素。對跌倒、墜床風險評估≥3分的患者,責任護士須及時采取預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并填寫《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上報至病區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要及時查看并督導措施落實情況,并將資料科內留存。對跌倒、墜床風險評估≥5分的患者,由責任護士填寫《住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上報至科護士長,并進行院內網報,一份科內留存,一份由護理部在網上收取信息。
2.2.2 對高危患者重點防護,如意識不清、躁動不安、年老體弱、偏癱患者應加床欄,并留家屬陪護。
2.2.3 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預防跌倒、墜床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防范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識。
2.2.4 為患者提供舒適、安全的病房環境,保持地面清潔干燥,病區通道通暢,安全設施完好。
2.3 加強護患溝通
2.3.1 對存在生理障礙及年齡較大的患者,注意患者非語言性信息的流露,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體態、姿勢、手勢,隨時嚴密觀察,從而獲取準確的信息,實施恰當的護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2.3.2 對于行為異常的患者安排與開朗的患者同一病房,并主動與其交流,多為其做疾病健康宣教,抓住一切與患者溝通的機會,并掌握溝通的技巧。正確運用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是護患有效溝通的關鍵。
2.3.3 為患者進行疾病健康宣教時,耐心講解疾病的治療方法、病因及注意事項等,并為其發放疾病宣教處方。
2.3.4 加強護理人員職業素質教育,提高其業務修養,掌握溝通技巧。注重心理因素在溝通中的作用:(1)與患者談話時注意語言的針對性、教育性、通俗性,同時注意安慰性語言、禮貌性用語的運用。(2)學會傾聽,全神貫注面帶微笑,表情平和,不隨意發笑、點頭或打斷患者談話,注視對方眼睛,保持一定的距離。
2.4 人性化護理服務措施 作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我科落實了許多人性化護理服務:(1)便民措施(提供針線并縫補)。(2)為病床設置護欄。(3)為無家屬的患者及活動不便患者訂飯、買飯、代交住院費、代結賬。(4)制定專科檢查流程圖,并統一安排專人陪檢。(5)正確處理好護理員、患者親友、護士完成生活護理的問題,明確護士的責任和職責。(6)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7)提供健康教育資料及報刊,讓患者能了解疾病的護理流程,更好地配合治療。(8)建立出院患者回訪制,廣泛聽取意見,提高服務質量。(9)提供出院眼藥溫馨指導卡,讓患者知道出院后用藥的方法。在服務理念上堅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做好細節服務,各盡其職,充分發揮護士的特長和優勢,合理安排工作,通過在服務規范、服務設施、基礎護理、健康教育、便民措施等環節,使各項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無形中得以順利開展。
圍繞護理質量管理和護理安全的要求,發現各個護理環節中潛在的危險因素,使護理質量從根本上提高,為患者提供一個有效的和安全的治療及護理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5,6]。我們應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讓患者享受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1]惠延年主編.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
[2]劉魯霞,姜 紅,鄒 紅.眼科常見職業危害因素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11):2964 -2965.
[3]曾梅菇,黎少珊,劉瑞玲,等.眼科門診病人醫療安全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09,7(10):2557 -2558.
[4]姜青麗,陳桂云,吳云燕.健康教育在眼科病房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1,7(2):148.
[5]黃秀英,辛明珠.臨時合同護士的科學使用與管理[J].家庭護士,2007,5(17):49 -51.
[6]吳芳壯,應燕萍.154例護理差錯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8,8(3):361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