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院手術室(榆林719000) 薛利巧
顱內腫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50歲為多,40歲左右是發病高峰期。手術治療是顱內腫瘤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顱內良性腫瘤是指生長在顱內某一部位,細胞分化良好,生長緩慢,多能根治的腫瘤。但有些良性腫瘤,由于位置深在,其周圍有許多重要組織,發現時體積已很大,手術不能全部切除,預后不良。腦膜瘤、垂體腺瘤,聽神經瘤及顱咽管瘤常為良性[2]。因此,爭取手術時間不但可以及時治療,而且也是改善預后的關鍵。通過研究表明手術成功的關鍵除了精湛的手術技巧之外,還需要密切嫻熟的護理配合工作。因此,良好的圍手術期護理尤為重要。本院近幾年收治顱內良性腫瘤患者58例,其中通過手術治療者42例,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院2009年~2011年共做顱內良性腫瘤開顱手術42例,男34例,女8例,年齡37~63歲,平均年齡43歲。其中腦膜瘤35例,垂體腺瘤7例。
2 圍手術期護理
2.1 術前訪視:巡回護士術前1d訪視患者做好心理護理。①腦瘤手術患者術前心理狀態不同于其他疾病術前心態,病人及家屬難免有恐懼、緊張及焦慮等情緒,擔心術中喪失生命,術后醒不來甚至變成植物人或預后不良[3]。因此,巡回護士應關懷、鼓勵患者,扼要講解良惡性腫瘤的區別所在,做好耐心的疏導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屬爭取手術時間與病情預后及生存質量的高低有著直接關系,使患者及家屬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手術。②提供相關信息提供相同病種的宣傳資料和手術成功的病例,從而幫助患者及家屬渡過心理調適期。器械護士術前1d參與術前討論,熟悉病情,熟悉手術所用特殊器械,熟悉手術步驟。
2.2 手術配合
2.2.1 用物準備:①手術間的選擇:顱腦手術參加的人員較多,用物較多,因此應選擇相對較大的手術間。②常規用物準備:顱腦手術包,手術所有各種特殊器械、頭圈、托盤架,雙極電凝、電刀、吸引器、顯微鏡,明膠海綿、棉片、骨蠟等術中必備物品。
2.2.2 術中配合
2.2.2.1 巡回護士配合 :①建立靜脈通道兩路,氧氣吸入并協助麻醉師做好全麻插管工作。②體位擺放 正確舒適,頭下放置頭圈,盡可能最佳暴露手術野,便于術者操作,托盤架要固定好以不影響術者操作為佳。③與器械護士認真核對臺上所有物品,協助醫師穿衣、消毒、鋪巾。④連接好吸引器,插好電源線,檢查電刀、雙極電凝,顯微鏡連線等,調節燈光。⑤密切觀察手術進展情況,及時補充臺上所需物品,密切觀察病情,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出血情況并及時做好配血準備,協助麻醉師做好輸血輸液及搶救工作和尿量的觀察等。⑥嚴格無菌操作,并監督所有手術人員及參觀手術人員。
2.2.2.2 器械護士配合 :①提前20min洗手上臺與巡回護士認真核對臺上所有物品。遞消毒鉗常規頭部消毒,鋪巾。②遞生理鹽水注射器,切口周圍注入生理鹽水。③常規切皮,止血,去骨瓣進入顱腔后準備取瘤鉗,瘤剪,瘤鑷等顯微器械。④取瘤成功后注意保護好標本。⑤遞棉片明膠海綿嚴密止血,遞雙氧水注射器沖洗,在遞生理鹽水注射器沖洗。⑥關傷口前后與巡回護士再次認真核對臺上所有物品,保留好標本。⑦遞小圓針細絲線關閉腦膜,遞顱骨鈦釘固定顱骨,遞大皮針細絲線關閉切口。⑧清洗、包扎傷口。
2.2.3 術后回訪:手術后巡回護士與麻醉師一起將病人送入蘇醒室或ICU病房。術后3d每日下病房回訪病人一次,并在出院后進行跟蹤隨訪,以觀察病人預后及家屬的滿意度。
3 結 果 在接受手術治療的42例患者中,手術成功率達100%。認為做好精心的圍手術期護理是顱內良性腫瘤開顱手術成功及家屬滿意的關鍵。
顱內良性腫瘤開顱手術的核心問題是瘤體能否完全游離,病人能否安全渡過手術期。本組42例病例通過耐心的術前心理護理,嫻熟的術中護理技術,以及積極的回訪工作等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與醫生及麻醉師密切配合,使手術圓滿成功,病人順利渡過手術期。對于該手術,護理的特點在于良好的術前宣教、整個手術過程的積極熟練配合、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圍手術期間患者心理調試、術后全面的出院指導等。而且隨著人文關懷事業的發展,心理護理及出院隨訪在顱內良性腫瘤患者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因此,該護理模式較之以往單純的手術配合更具有優越性。
考參文獻
[1] 王 晶,牟淑玲.顱內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4):120-121.
[2]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94.
[3] 袁紅霞,趙麗萍.顱腦損傷患者開顱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