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那年,學校領導讓我帶九年級畢業班。一天晚自習后,我剛準備休息,響起了怯生生的敲門聲。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個拘謹的男生。我讓他進屋,問有什么事。男生囁嚅地開了口: “老師,我想問您借筆錢。”
“多少?”“五千。”我以為聽錯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一張口就是五千。接著,聽他的敘述,我才知道,這個叫李磊的學生,母親過世的早,他的父親現在腎臟上長瘤子,躺在床上等錢動手術。為了安慰他,我說: “你先回去,安心學習,錢的事,老師替你想辦法。”
當時,我的月工資只有230元,不過我家在學校附近,可以回父母那兒吃飯,伙食費就省下來了,在幾個新分配的老師中還算是“有錢的”。
朋友勸我: “小孩子借錢,怎么當得了真,再說以后拖個三年五載,或干脆不還,你找誰要去?”可我忘不了李磊借錢時的目光,那目光里有焦灼、有期待、也有誠信,我真的不忍心拒絕,萬一不還了,只當我少上了兩年班。
后來,我取光了工資,加上在會計那兒預支的錢,再找老父親要了兩千,湊夠了五千元交給李磊。李磊很感動,也很吃驚,他沒想到,我真的會借錢給他。
也許懷著一種報恩的心理吧,李磊在學習上變得格外勤奮,那年他考上了重點高中,后來他又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名牌大學。在上大學的那年他給我來信了。信中說,當時他已借遍了親朋好友,一分錢也沒借到,心情很沮喪,抱著試試的想法,找到了我。如果在我這兒也借不到,他就輟學去打工掙錢救治父親,他已失去了母愛,他不能再失去父親。
他有時會打電話和我聊一會兒,教師節那天總有他的一張賀卡飄然而至,我知道他在記著我的好呢。有好幾次,我也想打電話給他,問問他的學習情況,撥完號,又放下了,我是怕他接到我的電話,誤認為我在討債,那筆錢對我來說,現在已并不那么重要。
去年暑假,我去武漢參加培訓,李磊知道后,特意從學校趕來(他暑假沒回家,在武漢做家教),陪我玩了兩天,還花錢給我買了張返程的車票。分別時,李磊說:“老師,您那錢,我記著呢,現在還沒能力還,日后一定還。”說得我怪不好意思。
懷一顆善待他人的心,如果你真心想幫他,應該給他一個不限日期的信任期限。
(作者單位:湖北棗陽劉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