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特點】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學語文教材的經典篇目,其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用樸實自然的語言表達作者真摯的情感。指導學生感悟作品中蘊含的父子深情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能體悟到這種情感不是靠老師的講解可以達到的,本設計以“情”為主線,通過設置情境——感知親情——感悟親情——表達親情等教學環節盡可能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體驗、合作交流中感受朱自清與父親之間真摯至誠的親子之愛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設計步驟】
一、初讀課文,感知親情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后說說本文主要寫了什么事,著力表現的是什么,從文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讀了課文之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又是什么。
前兩個問題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引導學生大致達成以下共識:本文主要寫了在祖母去世、父親賦閑、家境慘淡的情況下,朱自清父子浦口送別的事,著力表現的是朱自清與父親之間的父子親情。
初讀感受可讓學生暢所欲言,不必多加評論。
二、再讀課文,感悟親情
(一)感受親子之愛
1.速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課文是通過著力描寫什么來表現主題的?題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發言后明確:文章通過著力描寫父親的背影來表現父子情深這一主題。題目“背影”在文中起到了線索的作用。
2.跳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寫背影的文字,思考并討論下列問題:文中出現幾次“背影”?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明確:總共四次:最感人的是父親買橘子的背影。
3.細讀課文第六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具體描寫背影的語句。小組討論:這段文字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來達到感人目的的?
學生自主閱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之后各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結合學生發言作適時的點撥,引導他們談自己的閱讀體驗。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閱讀體驗:
本段文字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是因為作者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來寫父親,突出父親對兒子的疼愛。
在寫到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之前,有對父親的肖像描寫:“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父親當時的穿著是非常簡單樸素的,這和當時家中光景慘淡有關。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如此慘淡光景下,我卻有一件“紫毛大衣”。愛子之情可見一斑。“父親是一個大胖子”暗示其攀爬月臺的艱難。
背影的特寫鏡頭運用了細膩的動作描寫,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形體的動作,刻畫得十分精細。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處的動作描寫只寫攀爬的起始動作,不再寫下去,在強光聚焦中,形成形象的定格。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除此之外,這段文字中還有父親的幾句簡短的話,樸實卻很感人:“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但父親覺得自己還應為孩子做點什么,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叫孩子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可見父親對孩子的關懷是多么的無微不至。“我走了,到那邊來信!”——可見父親擔兒子路途安全,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進去吧,里邊沒人。”——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里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么都為兒子著想。一位“慈父”的形象躍然紙上。
4.再次深情朗讀這一段。
5.作者除了在第六段中提到了背影外,文中還有三處提到背影,請說說它們的作用。
6.剛才同學們已感受到了文中父親的語言雖簡潔樸素但很感人,這樣的句子課文中還有嗎?找出來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
(二)領悟念父深情
1.父親對兒子的愛,我們已經感受得比較深切,父親的背影也已鐫刻在作者的心田上,可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是否是作者在與父親分手之后就寫下的呢?時隔多少年?(七八年)
2.什么事情是朱自清記憶的觸發點,讓他情不能已地寫下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呢?(一封信)
3.齊讀信件內容,點撥關鍵語句。(恐大去之日不遠矣)
4.靜心體會作者當時讀這封信時,內心對父親的情感應是怎樣的。(作者對父親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感動、懷念,又有對當時因年輕不大理解父親—片深情的自責。)
5.作者自責的心情可以從文章的哪些語言中感受到?
最后教師小結:同學們,當我們年輕時,個性張揚的我們也許會不懂得父母那蘊含在細微言行中的深沉的愛,當我們長大成人,自己為人父母時,甚至是經歷了坎坷的人生后,我們才開始真正懂得感恩,但這時我們的父母已垂垂老矣。所以讓我們現在就去發現和理解他們,并盡自己所能回報他們給予我們的無私的愛吧!
三、回首課文,深入探究
《背影》寫的是父親送別遠行兒子時的一番情景,寫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語也樸實簡潔,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深受感動,此文也成為抒寫父愛的經典名篇。原因何在?請同學們再次深入地品讀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可從文章語言、思想感情、材料選擇、謀篇布局等方面進行探究。
四、深情回眸,表達真情
1.朱自清于父親的背影中感悟到父愛,從而感念父愛。生活中,也有太多的“背影”需要我們去發現,去理解。它或許是清晨你走出家門時的一聲叮嚀,或許是你遭遇失敗時的一個擁抱,或許是你臨睡前的一杯牛奶…只有細心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捕捉到父母這些具體細微的言行中所包含的深情。相信同學們都有過被父母感動的記憶,請把它寫下來,與我們共享。
2.推薦課外閱讀篇目《父愛如山》。請同學們課外主動找來閱讀,適當做些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