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名為“包大人”的成人紙尿片在市場流行開來,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在baidu、google上輸入關鍵字“包大人”,出現的許多頁面竟然是“包大人紙尿片”“包大人紙尿褲”“包大人看護墊”,心里不禁五味雜陳。“包大人”怎么成了紙尿片的名字?“包大人”一直是我們心目中公正無私的忠臣形象,神圣而不可侵犯,如今竟成了商品名,此商品還是一種紙尿片,很多消費者在心理上都無法接受。
商家是如何把“包大人”與成人紙尿片聯系到一起的呢?主要是運用了修辭中的諧音雙關手法。“大人”是古代對官員的尊稱,“包”為姓,但創意者在此偷換了概念,利用了“包大人”潛在的動賓結構義:“包”為動詞,“大人”指成人,“包大人”指“把成人包起來”。商家的創意不錯,確實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但爭議也不小,以“包大人”為成人紙尿片的商品名,不敬、不雅,無論從哪種角度看都有褻瀆先賢之嫌。
這讓筆者想起了過去幾個別有特色的商品名:“瀉停封”“流得滑”“膨立圓”“豬食茂”。初聽我們可能以為它們是自己熟悉的明星的名字,其實分別是止瀉藥、涂改液、豐乳霜、豬飼料的“大名”。商家是利用明星名字的諧音來為商品取名的。這與“包大人”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人們對這種為商品取名的方式眾說紛紜,但明顯貶大于褒,因為就其本質而言,這種現象嚴重違反了語言文明。
首先,這種取名方式是對那些被影射者的不敬。雖然商家并未直接用其名的本字,只是暗取其音或取其潛在的含義,但也無形中傷害了這些公眾人物的情感。自己的名字沒經自己同意,竟然改頭換面成了某某商品的名字,此商品還是什么豐乳霜、豬飼料等等,任何一個人在心理上都難以接受,何況公眾人物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這種商品名通過熱炒,流傳甚廣,一定程度上對這些公眾人物造成了消極影響,損害了他們在大眾心里的健康形象。現在,商家不僅利用明星、名人的名字,還把“毒手”伸向古人,不僅不雅、不敬,而且損人利己,已經涉及了語言交際中的文明問題和道德問題。
其次,這種商品取名方式并未充分考慮受眾心理,商品名的被影射者都是公眾人物甚至古人先賢,他們的名字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符號,寄托了大眾的情感,當大眾看見或聽見這種商品名時,會為他們的偶像暗暗喊屈,心理也無形中受到了傷害。當筆者第一次聽到“包大人紙尿片”時,拍案而起、激憤之至:包大人是我們心中敬仰膜拜的千古賢臣,是公平、正義的化身,如此踐踏古人、智者,天理、情理皆不容。
此外,也是最為嚴重的一點,這種不健康的商品名稱隨著媒體傳播的快、遠、廣,會形成社會語用的不良風氣。商品名稱或廣告用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交際行為,是商家或商品代理人與消費者的一種交際,以這種對被映射者及消費者都不敬的名字為商品名,向大眾傳達了一種不健康、不道德的語言使用觀。而且這些商品名作為一種社會符號,一旦被泛化,就會使人們認知上發生混亂、模糊,造成很多負面影響。這也是語言對社會的反作用之一。
其實,用名人、古人的名字、尊稱為商品取名,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巧、用得妙、用得健康,就是好名。如“百年潤發”洗發水,商品直接取影星周潤發的名字為名,因為“發”是多音字,作為人名時,”發”是一聲,但創意者在“潤發”這一結構中,激活了“發”的四聲的讀音,“潤發”即為“滋潤頭發”“使頭發更滋潤”,這樣作為洗發水的名字便十分貼切了,達到了商品與人名的完美結合。而且,這一商品由周潤發本人親自拍廣告,可知這一商品的取名征得了本人的同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名。而“包大人”“瀉停封”之流,便是在嘩眾取寵,污染語言文明。
筆者認為,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在法律條文的規定上更加細化,而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大眾的語言文明意識、社會公德意識,因為商品名、廣告語也體現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一種健康的語言使用觀亟需樹立。希望我們共同關注、積極參與,讓我們的社會多些文明、美好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