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地描寫,它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細節描寫越生動,人物形象就越鮮明。文章若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生活中,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常常是一些細節。只要我們善于抓住真實、生動的細節,進行必要的分解、放大,就會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下面我就如何對人物進行個性化的細節描寫,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捕捉細節、勾勒特征
生活中不是缺少細節,而是缺少發現細節的眼睛。我們要善于用雙眼發現細節,學會在觀察中捕捉細節。譬如描寫一個人,我們就要用心觀察,巧妙地抓住他的外貌特征,運用白描手法,真實、簡潔地對其勾勒,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譬如:描寫某人的外貌的細節。
此人圓滾滾的身軀上安著一個圓滾滾的腦袋,中分的頭發向兩邊梳著,透過厚厚的鏡片可以看到一雙小小的眼睛。像兩根紅腸似的嘴巴上邊長著一只小“巧”的鼻子。一笑起來,只見原來就很小的眼睛更是瞇成了一條縫,嘴巴發出“哈”“哈哈”的笑聲,渾身的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頗個不停。活脫脫一個安西老爹的翻版。這段外貌描寫,作者能用心觀察,充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胖”,運用真實而細膩的筆觸,對其外貌進行放大、集中筆墨特寫,將人物寫鮮活了。
二、分解細節。真實刻畫
試比較下面兩段描寫動作的文字。
寫“孝順體貼的爸爸”:
1 奶奶躺在病床上的時間太長了,想坐起來歇會兒。爸爸趕忙把奶奶拉起來。
2 奶奶躺在病床上的時間太長了,想坐起來歇會兒。爸爸連忙俯下身子,用左手托住奶奶的后背扶著她坐起來。一邊替奶奶披上棉衣,一邊說:“媽,您要是覺得坐著累,就告訴我。我再扶您躺下。”
第2段作者就采用了動作分解的方法,真實、細致地刻畫人物動作、語言,有利于凸現父親的形象。
再看吃辣椒的細節描寫:
1 粗寫:一個人很怕吃辣椒。
2 細寫: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見他把脖子一縮,臉部肌肉皺成一團,張大嘴巴。大喊一聲:“哇呀!”舌頭掉在外面,半天伸不進去。
第2段描寫精彩,作者在仔細觀察的基礎。分解了吃辣椒時的動作,動作描寫逼真,用詞生動傳神。
片斷訓練:場景中的人物:得知試卷分數的我(用分解的方法寫出得知分數后,我的一連串動作;或者分解出我得知分數后的若干表情)
范文展示:
就在那時,祈禱好像都無濟于事了。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又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席卷而來,使我不得動彈,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終于,試卷靜靜地反躺到我的課桌上了。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7”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78,可憐的“78”,我“唉”的一聲便“癱”在了桌上。
為了準確傳神地描寫人物,我們可以對表現人物的細節進行分解,如果細節是一個靜態的域面,我們可以將其分解成若干個點進行簡筆描摹;如果細節是一個動作過程,我們可以將其分解成一連串細微動作,運用最為精煉傳神的一個句子,最為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來傳達人物的精神風貌。
三、放大細節,精筆細描
請看下面一首簡單而又美麗的小詩:
沙揚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詩的開始,以一個構思精巧的比喻,將少女“溫柔低頭”的這一動作進行放大,將其比喻成“不勝涼風吹拂而左右搖擺的水蓮花”,讓讀者讀來不知是寫人,還是寫花?抑或花就是人,人就是花?雖已分不清,但感到一股朦朧的美感透徹肺腑,像吸進了水蓮花的香氣一樣。臨別時美貌女子的嬌羞神態,特別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讓人醉在心里,也碎在心里。
由此看來,為了準確傳神地描寫人物,我們可以對那些被分解出來的,最能觸動人心的細節進行單獨渲染放大,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以細膩的筆觸對人或事物作詳盡而細致的描摹,傳其神韻。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鄉縣隆基中學
責任編輯 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