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的核心手段。那么,如何積極倡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探究新知,這一直成為教師們經常思考、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學期我聽了許多教師的課,發現課堂教學氣氛還是不夠活躍,這一問題還需我們探究解決。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激活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事物、掌握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伴有一定的積極情緒,在生活中的意義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動力。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而且愉快地學習,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所授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意識地精心設計一些富有趣味、容易質疑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以疑激趣。以境致趣,讓學生產生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使學生想學、愿學,并且帶著疑問去學。例如我在聽三年級的一位英語老師在教學嘴、耳朵、頭、鼻子等單詞時,出示了生動的卡通畫,并且把畫面中的人物或動物的五官凸顯出來,這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所以他們就樂意學。當看到這些卡通幽默的情境圖時,同學們興趣來了,都主動地和老師學,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毫不費力地學習了新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導入語
一個吸引人的導人語,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辭優美的文章,讀著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學習《花鐘》一文時,我們的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搜集的花鐘圖片,五顏六色的花競相開放,形成一個鐘面,并配以悠揚的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學生帶進一個如詩如畫的境地。然后,老師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你們想去看看嗎?”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在美麗的花鐘圖片和柔和的音樂聲中,學生很快進入課文的學習中。
三、講究提問的方法
提問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藝術,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提問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提出的問題不要枯燥無味,要有意義,耐人尋味。在聽五年級的數學《數的奇偶性》一課時,老師在處理課堂練習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問題的提出也是如此。即使遇到難點,老師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翻紙杯”、“翻硬幣”,最終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應用所學的知識輕松地解決實際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四、講課方法靈活多樣
講課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靈活應用。學生對課本內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也會各有千秋,同樣教師在講解、引導、啟發學生時也要因材施教、靈活安排,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通過多重對話,尤其是師生之間平等的、互動的對話,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從而真正培養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學生學習主動了,方法靈活了,課堂氣氛也不愁活躍不起來。
五、發揮激勵的作用
表揚讓學生如沐春風,不管是什么時候,教師都不能忘表揚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有錯誤或回答不完整,老師應耐心地引導,及時地鼓勵,爭取讓學生有信心回答,不可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比如:這次聽課中一位老師發現幾個平時讀書不好的學生讀得很認真,及時表揚他們,并問他們能不能讀得更好,還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夸他們如果繼續努力,一定能成為朗誦小能手,這樣學生的興趣也大增,師生間自足其樂融融。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從而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也就水到渠成。
六、注意處理課堂的冷場
冷場是學生遇到問題不知如何反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在備課時,在問題難度的設計上要下很大的工夫,不止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問題太難,學生望而生畏,問題太簡單,學生義覺得沒意思,為此,備課時,在問題的設計上要問得巧、問得妙,課堂氣氛也會在學生的思考中活躍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只是個成功的表演者,重要的是一位課堂編導。他要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巧妙的設計,積極掌控課堂氣氛,適時調整學習情緒,從而調動并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而:在教學時,我們要重視課堂的氣氛。因為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反之,則沉悶、冷漠、消極的課堂氣氛往往會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抑制智力活動,窒息智慧火花。
責任編輯 張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