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中專學校招收的大多是普通高中落選的學生,有許多學生學習層次較低,文化基礎較差,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作為教育工作人員,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本。重視對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發展。具體到職高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就應突出職高教育的特點,使數學教學更加接近社會實際,面向工作崗位,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一、讓學生走進生活。親身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職高學生由于數學基礎較差,認為數學太抽象、太難,缺乏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在職高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去“用”數學,讓他們看到數學在身邊的應用。
由于人們需要掌握的不僅是嚴密的演繹論證和解題技巧、計算和證明等數學知識,更需要那些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知識。在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往往會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去“用”數學,已逐漸成了數學教育關注的一個焦點。
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機會讓學生走進生活,動手實踐,親身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學生才能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主動、自覺的學習。如在教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不等式的運用時,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模型。知道指數增長與指數衰減、倍增期與半衰期等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用所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學習三角函數時,讓學生查閱資料、調查研究三角知識在電學知識中的運用。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知道所學的數學知識不僅是解題,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比比皆是,豐富多彩,學好數學是有用的,它能解決我們生活中許多問題,而要真正學好它,不僅要會記公式會解題,還要與生活相結合。
二、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會學數學
職高學生由于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科學,對數學學習大多沒有興趣。而要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就要盡量做到師生融洽,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要對學生在思維過程中任何小小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對職高學生學習方法的欠缺,就更需要老師結合實際,因勢利導,并適時地進行學法指導,學生逐漸領會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很好的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才能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從發展的要求來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而更重要的是“會學”數學。現今社會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具備在未來的工作中,科學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學好數學的思想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中把摸索和體會到的思想方法,盡快地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率,為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如教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性質時,引導學生觀察函數的圖象。讓學生從圖形的變化規律,尋找出函數的性質;在教學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時。讓學生互相討論,觀察公式之間的變化情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很快發現了規律,并能較好的運用公式。通過探索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對數學學習也不再那樣懼怕了。
三、做好導向教學。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傾向
培養學生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每個國家課程改革的核心和最終目標。對職業高中的數學教學來講,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就更應該加強數學的社會需求的導向教學。
職高的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將面臨不同行業的不同要求,有的行業與數學聯系緊密,如財會、電子電工類行業;而有的行業,需要用數學的機會就不是太多,如旅游業和國際貿易。而且不同的行業對數學知識要求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計算機行業對算法的要求就會高一些,而旅游業方面主要側重點是利潤和最優化方面。而另一部分進入大學進行深造的學生,由于選擇的專業不同,也將面臨著數學方面的不同要求。
總之,在職高的數學教學中,要努力的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讓學生自己去調查發現和處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創造自由空間,享受到解題的快樂,學會反思,學會合作,學會交流;使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積淀,促進學生高素質的職業能力,從根本上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健康、和諧發展。